【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狮子林


  位于江苏苏州东北的园林路。据明僧道询重编《狮子林纪胜集》记载,该园系元‧至正二年(1342)僧惟则(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和尚(普应国师)而创建。由于中峰原住天目山狮子岩,而其地又多竹林怪石,状类狮子,故名狮子林。初时范围较小,属菩提正宗寺的一部份,为僧人谈禅静修的处所,后为方便起见,易名狮林寺。明‧嘉靖年间(1522~1566),部份园林被豪家占为私园。万历二十年(1592)重归佛门,并改名圣恩寺。清‧乾隆十二年(1747)前后曾被时人修葺,并筑墙与佛寺分开,同时改名画禅寺,以后屡经兴废,以迄于今。
  相传园始建时,曾邀得名画家倪云林、朱德润等人共同设计,故园内建筑布局与山石气势浑然一体。其面积约一公顷,平面呈长方形,四周有高墙环绕,布局紧密,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全林以假山洞壑取胜,充分表现元代园林建筑的特色。此外,园内珍藏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宋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