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玉泉寺


  位于湖北当阳县玉泉山东南山麓。以山形类似覆船,故又称覆船山或覆舟山。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196~220)。与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江苏灵岩寺、栖霞寺合称为“天下四大古寺”。古来高僧来住者颇多,如前秦‧道安弟子道立、北齐‧法隐、法常、后梁‧法忍、法论等均曾入山修行问道。
  隋‧开皇十二年(592),天台宗开祖智顗于此建立一寺。翌年四月,智顗于此宣讲《法华玄义》。七月,蒙文帝敕额玉泉寺。十四年,智顗复于此说《摩诃止观》。其后,智顗弟子法灿、道慧等相继来住。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弘景入寺披剃。仪凤年间(676~678),神秀于寺东结庐而居,号度门寺。其后,怀让、惠真、承远等亦曾来住。至宋代,成为禅院。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明肃皇后崇信佛教,乃重建此寺,并改称寺名为景德禅寺。由是,全寺规模扩大,香火鼎盛,被誉为荆楚丛林之冠。
  此后,元、明二代屡有修葺,亦多有高僧历住于此。至清代,圣祖曾行幸本寺。光绪五年(1879)、九年,复经重修,以迄于今。现存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毗卢殿、东禅堂、西禅堂、钟楼、鼓楼、藏经阁、般舟堂、送子庵、紫云庵等。其中,大雄宝殿为宋式建筑。殿前有大铁镬(内有隋‧大业十一年镌刻的铭文)及元代所铸的铁钟、铁釜。殿左侧有观音像碑。高七尺,相传出自唐代吴道子手笔。寺域东北隅为智顗讲经台遗址。又,寺前有铁塔,高约七尺,十三层,系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今仍完好如初。
  关于本寺之史籍,有清代康熙年间刊行的《玉泉寺志》。为李顺轩主修,栗引之纂辑。现收在《中国佛寺志》第二辑中。
  [参考资料] 《高僧传》卷五;《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国清百录》卷二;《佛祖统纪》卷六、卷二十六、卷三十九;《大明一统志》卷六十二;《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七;《康熙东华录》卷三十三、卷三十五~卷三十九、卷四十九;《支那佛教史迹评解》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