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理趣经(梵Prajñā-paramitā-nayaśatapañcā-śatikā,藏śes-rab-kyi pha-rol-tu-phyin-paḥitshul-brgya-lṅa-bcu-pa)
一卷。唐‧不空译。又作《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摩地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品》《金刚顶瑜伽般若理趣经》《不空真实三摩耶般若理趣经》,略称《般若理趣经》或《理趣经》。收在《大正藏》第八册。
本经是特受日本密教界所尊崇的密教经轨之一。在日本密教之修持过程中,不仅金刚界曼荼罗设有理趣会,举凡回向、诸愿成就及例行法会时皆常诵持。全经内容在说明般若理趣清净之理,与金刚萨埵所说真实不妄之本誓。“理趣”者,道理旨趣之意。“金刚萨埵”则象征大日如来之因位、众生本具佛性之始发。
今本《理趣经》于本文前有启白劝请颂、经题、译者名。本文有序说、正宗、流通三分。正宗分共分十七段,依序说明大乐法门、证悟、降伏、观照、富、实动、字轮、入大轮、供养、忿怒等十七法门,蕴含密教即身成佛之深义。
本经的汉译异本有五,分别收在《大正藏》第七与第八册。即︰
(1)唐‧玄奘译《大般若经》第十会〈般若理趣分〉一卷。
(2)唐‧菩提流志译《实相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3)唐‧金刚智译《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一卷。
(4)宋‧施护译《遍照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5)宋‧法贤译《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七卷。
此中前四本与不空译本大致相同,但法贤译本则较长,共有二十五分,其前十四分相当于本经十七段之文。此外,别生经方面,就第一段而言,有《大乐金刚萨埵仪轨》《胜初瑜伽轨》《理趣会普贤仪轨》《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普贤金刚萨埵念诵仪》《金刚顶普贤瑜伽大教王经大乐不空金刚萨埵一切时方成就仪》等六部,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册,皆以第一段所记十七清净句作为菩萨,而说其供养念诵之次第。第十七段的别生经为《五秘密仪》,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册,系以第一段所说的十七尊摄属于金刚萨埵、欲、触、爱、慢五菩萨,而说其修行念诵法。
[参考资料] 窥基《般若理趣分述赞》;空海《实相般若经答释》;加藤精神《理趣经讲说》;梅尾祥云《理趣经の研究》;神林隆净《理趣经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