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瑞光塔


  位于江苏苏州市西南的盘门内。原为三国吴‧赤乌时普济禅院塔,建于赤乌十年(247),用以供养西域僧性康。另据传说,孙权为报母恩而建此塔(当时高十三层)。后晋‧天福二年(937)重修,敕赐铜牌置塔顶。北宋‧崇宁四年(1105),奉敕修塔,赐名“天宁万年宝塔”;宣和年间(1119~1125)重修改为七层。南宋时塔毁于战乱,淳熙十三年(1186)重建;此后,又经多次修建。清‧咸丰十年(1860)寺毁于兵灾,仅存此塔。
  现存瑞光塔为七层砖砌建筑,系北宋初期的遗物,高四十三点二公尺,塔身由外壁、回廊、塔心组成,呈八角形,仿木塔式样而建,保存唐宋多层塔的风格与结构。
  1960年代以来,在维修塔身时,曾发现不少古物。1963年于第一层塔壁内发现二尊木雕佛像,第三层塔心取出石佛一尊及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砖刻文物若干件。1978年又在第三层塔心砖龛内发现铜质鎏金塔两座,以及地藏、观音、如来的铜造像九尊,另有木刻印刷与碧纸金书的经卷一百余卷,及真珠舍利宝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