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甄叔迦树(梵kiṃśuka)


  印度婆罗门教的圣树。属豆科之巨木,学名为Butea frondosa,又称坚叔迦树、紧叔迦树、紧祝迦树,意译赤色花树或肉色花树。树高四十尺至百尺,叶为羽状复叶,颇大,小叶约长五、六寸,无毛;花呈房状花序,色橙红,可炼制黄色或赤色染料,种子榨油则可作杀虫剂,多分布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至南方的斯里兰卡,以及缅甸。
  据《慧琳音义》卷十一所载,此树又称阿叔迦(Aśoka)树、无忧树,其花赤红,形似人手。《玄应音义》卷二十三云︰“波罗奢树,此云赤花树,树汁滓极赤,用之为染,今紫矿是也。”同书卷二十四又谓波罗奢树一名甄叔迦树。此外,波罗奢树又称卡那卡(kana-ka)树,而卡那卡树之诸学名中,亦有Buteafrondosa ,故有谓阿叔迦树、无忧树、波罗奢树皆系甄叔迦树的异名。然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九云(大正12‧421c)︰“如波罗奢树、迦尼迦树、阿叔迦树,值天亢旱不生花实。”可知波罗奢、阿叔迦二树并非同种。
  [参考资料] 《大般涅槃经疏》卷一;《玄应音义》卷六;《慧琳音义》卷二十五;《枳橘易土集》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