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白塔寺


  (一)位于秣陵(江苏江宁)三井里︰创建于刘宋‧升明二年(478)。相传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凤凰群集于此地,故名凤凰台。刘宋时代(420~479),求那跋陀罗于此建立一寺。据说每夜均闻怪声,跋陀罗乃烧香咒愿,异声遂寂;寺成之后,寺众每苦于山高得水之难。时,沙门法和誓曰︰“若住此地,当使水自然出。”遂于食堂前凿井,未及数仞,清泉涌现。至陈代,曹毗多次至此开讲肆。僧荣、法侃等名僧皆前来侍讲。隋‧仁寿年间(601~604),慧达于此建立七层浮图,庄严寺宇。
  (二)位于江苏徐州︰鸠摩罗什门人僧嵩曾住此,讲说《成实》;其后,僧渊、道登等相继来住。北魏孝文帝(471~499在位)深好《成实》之说,曾亲幸此寺,瞻仰嵩、渊遗迹。
  (三)位于福建福州旧城东南于山西麓︰原名报恩定光寺塔。系闽王于唐昭宣帝天祐二年(905)所建。全寺原有精美殿宇二十余座,后悉遭焚毁。现存建筑多为清‧道光(1821~1850)及光绪年间(1875~1908)所重建。又,寺后有白塔,为七层八角的建筑物,高四十一公尺。原为木塔,现存砖塔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所修建。
  (四)位于北平阜城门内︰又名妙应寺。始建于元世祖时代(1260~1294在位),为元代兴建大都城的主要建设之一。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毁于回禄之灾。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所建。寺后有白塔,与北海白塔东西遥遥相对。全塔高达五十余公尺,系由塔基、塔身、相轮三部分组成,融合尼泊尔与中国的建筑风格,为喇嘛塔中的精品。
  (五)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北的白塔山上︰相传始建于元代,明‧景泰年间(1450~1456)重修。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扩建。寺内的白塔,号称兰州八景之一。塔高约十七公尺,八角七层,上有绿顶,下设圆基,塔身洁白,各面均雕有佛像。系结合喇嘛塔与密檐塔两种形式而筑成,顶端饰有塔刹、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