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白莲社


  我国佛教界专修念佛法门的结社。又称白莲华社、莲社。起源于东晋‧慧远于庐山结社念佛,尔后,白莲社遂成为此类结社的通称。东晋太元九年(384),慧远入庐山,住虎溪东林寺,慕其德风者云集。元兴元年(402),集缁素慧永、慧持、刘遗民、雷次宗等一二三人,于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精修念佛三昧,以期往生西方。时,以寺前净池多植白莲,又为愿求莲邦的集团,故称白莲社。其后,仿效者渐多,遂开净土教兴隆的端绪。唐宋以后,尤为盛行。并尊慧远为莲社始祖。
  南宋初年,慈照子元复兴白莲社,另创一派,称作白莲教或白莲宗。元‧至大元年(1308),武宗下令禁行白莲社,并令社友还隶民籍。时,庐山东林寺普度上呈《庐山莲宗宝鉴》十卷,阐明莲宗义旨,数年后始解禁。其后,经明、清至近代,各地均有念佛结社者。台湾佛教界,以“莲社”为名之道场亦颇为常见。台中李炳南所倡设之“台中佛教莲社”,为其中之较知名者。
  结社念佛之风亦曾传至日本、朝鲜。日本方面,日僧澄圆于文保元年(1317)入元,沿承庐山遗风。返国后,奉勒于和泉界建旭莲社。中世以后,日本净土宗僧皆以某某莲社作为法号,以表为莲社的一员。凡此种种,均为受白莲社影响所致。
  [参考资料] 《高僧传》卷六;《续高僧传》卷十四;《宋高僧传》卷十四;《大宋僧史略》卷下;《释氏要览》卷上;《龙舒净土文》卷十一;《乐邦文类》卷一~卷五;《乐邦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