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白衣观音(梵Paṇḍaravāsini,藏Gos-dkar-mo)
三十三观音中的第六尊。音译为半拏啰□悉宁、半拏罗缚悉□、半拏啰婆徙□、跛拏罗缚悉尼。 意译为白处、白住处。又称白处尊菩萨、大白衣观音、服白衣观音、白衣观自在母。《大日经疏》卷五载(大正39‧632c)︰“多罗之右置半拏啰□悉宁,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为名。”卷十又云(大正39‧682a)︰“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处也。此菩提心从佛境界生,常住于此能生诸佛也。此是观音母,即莲花部主也。”可知,此尊常在白莲华中,故称白处或白住处菩萨。系令一切苦恼消失、转不吉为吉祥的观音。
此尊位在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莲华部院西北隅。密号离垢金刚。三昧耶形为钵昙摩花或开敷莲花。其印契,《大日经》〈密印品〉说是虚心合掌,二无名指屈入掌中,二大指并屈触着二无名指。此印表此尊为莲华部部母,能生莲华部诸尊。另据《大日经》〈真言藏品〉、〈密印品〉,其真言为︰南么三曼多勃驮喃(归命)怛他蘖多微洒也(tathāgata viṣa-ya,如来对象)三婆吠(sambhave,生)钵昙摩摩履你(padma mālini,有莲华鬘者)莎诃(svāhā)。
关于此尊的形像,经轨所出各异。依《大日经疏》卷五所载,系戴天发髻冠,袭纯素衣,左手持开敷莲华。 《不空罥索经》卷八、卷九、卷三十载,左手持莲华,右手扬掌或仰伸罥索,右手梵箧。
又,古来以此尊为本尊而祈请息灾延命的修法, 称为白衣观音法、白处尊法。 白衣观音
[参考资料]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五、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大日经》卷一〈具缘品〉、卷五〈秘密漫荼罗品〉;《玄法寺仪轨》卷一;《青龙寺仪轨》卷中;《图像抄》卷七;《别尊杂记》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