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盂兰盆经(梵Ullambana-sūtra)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但《出三藏记集》以为系不详译者之“失译”经)。有伪经之说。属方等部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记载目犍连获天眼通后,见其母堕饿鬼道受苦,虽欲救拔,却不得遂愿,乃就教于佛陀。佛教以救拔之法,谓于七月十五日之众僧自恣日,具备百味饮食、五果、香油等供养十方大德众僧。以此供养功德之力,即能救拔其母出离苦难。
  本经全文八百余字,其同本异译经,有东晋失译的《佛说报恩奉盆经》一卷,及载于《开元释教录》卷十八〈疑惑再详录〉中的《净土盂兰盆经》一卷,前者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后者已佚,但《法苑珠林》卷六十二曾引用其文。
  本经无梵文原典,而且其中可见附加不少中国式语句,因此曾被视为伪经,但亦有以为本经乃以印度内容为核心,再附加我国人的润饰而成者。至于依本经而举行的法会,依《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记载,系始自梁武帝大同四年(538),并且盛行至今,已成每年最重要的法会之一。
  又,本经之注疏,现存者有唐‧慧净《盂兰盆经讲述》一卷、唐‧宗密《盂兰盆经疏》一卷、宋‧元照《盂兰盆经疏新记》二卷、宋‧普观《盂兰盆经疏会古通今记》二卷,及宋‧日新、明‧智旭、清‧灵耀等人之注疏,共六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