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看话念佛
即以一句阿弥陀佛或念佛为公案而拈提参究。为看话禅的一种。又称参究念佛、念佛公案。
宋代大慧宗杲主张看话禅,以之为心性开发之法门。而在当时,也盛行禅净共修方式。真歇清了等人即主张,以“阿弥陀佛”四字作为话头,加以参究,谓可顿悟见性与往生;此即为看话念佛。《西方直指》卷上〈一心不乱〉章云(卍续108‧625上)︰
“真歇云︰念佛法门径路修行,接上上根器,旁引中下之机,故一心不乱之说兼含二意。曰理一心,曰事一心。若事一心,人皆可以行之,只一忆念如龙得水,似虎靠山。即楞严经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若理一心,亦非它法,直将阿弥陀佛四字做个话头,二六时中,自晨朝十念之顷直下提撕。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亦有亦无心念,不以非有非无心念,前后际断,一念不生,不涉阶梯,顿超佛地。得非净土之见佛,简易于宗门乎,信知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愿,入得此门,无量法门悉皆能入。”
此即将《阿弥陀经》所说之“一心不乱”分为事、理二义。以忆佛念佛为事之一心,而以超越有无之念心,前后际断,直以阿弥陀佛四字为话头,以此为拈提,以顿速见性成佛。此即为理之一心。
[参考资料] 《净土指归集》卷上;《诸家念佛集》卷四;《禅祖念佛集》卷上;忽滑谷快天03《禅学思想史》卷下;望月信亨着‧印海译《中国净土教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