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睿尊(1201~1290)
日本律宗僧。又作睿尊。大和(奈良县)人,俗姓源。字思圆。十一岁入醍醐寺,从睿贤学密教。十七岁剃度出家。其后,又赴高野山、东大寺等处习密教。嘉祯二年(1236),与圆晴、有严、觉盛等讨论瑜伽大乘论,而有志于复兴戒律,遂于东大寺罥索院自誓受戒。此后,巡锡大和西教寺、法华寺、和泉(大阪)家原寺诸寺,讲说戒疏或传授戒法,并奉诏至宫中,为后深草上皇与龟山上皇讲经、授戒。弘安四年(1281),元兵来袭,奉敕于石清水八幡宫开仁王会,修爱染法。正应三年示寂,世寿九十。后伏见天皇追谥“兴正菩萨”。
师勤学精进,矢志以戒律救世,终其一生,计开一万余座讲席。又提倡禁止渔猎,并设放生池一千三百五十余所。又致力于救济贱民、修治宇治桥等社会福利事业。其门下有信空、宣瑜、忍性、慈道等三十余人。著有《梵网古迹文集》十卷、《感身学正记》三卷、《菩萨戒本释文钞》一卷等书。
◎附︰村上专精着‧杨曾文译〈兴正菩萨〉(摘录自《日本佛教史纲》第三期第五章)
兴正菩萨,名睿尊,建仁元年(1201)生于大和的添上郡箕田。自幼就有离开尘世之志。曾修俱舍、密教等。十七岁投圆明阿阇梨门下落发出家,专学密教两部的仪轨,后来登高野山从信惠阿阇梨修练密教教义。他曾感叹说︰“显密二教皆以戒为根本,戒根不净,则定慧不成。”他离开高野山赴东大寺,侍于戒如、圆晴的讲席。不久他以为,比丘僧的具足戒非有三师、七证诸缘不可。私下叹息律宗师承关系已断绝。当时他偶尔遇到大悲,二人意气十分相投,乃相约自誓自受戒,后来又在家原寺受白四羯磨的别受仪式。此后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弘扬佛法、利济众生的事业,出入朝野之间,奔走四方,广泛地传播四分律和梵网戒律,向世人宣扬佛法中开发真智的“化教”和制止不良行为的“制教”。兴正成为后嵯峨、后深草、龟山、后宇多、伏见五位天皇的戒师。他布萨说戒凡一万零七百一十余次,通受戒的弟子达一千三百余人,受密灌的弟子有七十余人。正应三年(1290)八月圆寂,年九十岁。后伏见天皇(1298~1301)追赐以“菩萨”的谥号。
[参考资料] 《西大寺睿尊传记集成》;《兴正菩萨传》;《元亨释书》卷十三;《律苑僧宝传》卷十二;《本朝高僧传》卷五十九;和岛芳男《睿尊‧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