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祇园寺
(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刘宋武帝永初元年(420),车骑范泰为慧义建住所于其宅之西。慧义感其信之笃诚而指授仪则。时人见之,遂将慧义比为身子(舍利弗),将范泰比为须达长者,而称其所居处为祇园寺。时僧苞亦以学识闻名而被迎入此寺,为众讲经。元嘉七年(430),罽宾三藏求那跋摩抵金陵时亦住于此,并开讲《法华》及《十地》,听徒云集。昙摩密多并于此译出不少经典。其后僧筌、道照等住此披览群典,宣唱为业,名声扬于当时。然此寺至后世衰颓不振。《金陵梵刹志》列之为废寺。
(二)位于安徽九华山九华街前︰为九华山四大禅林中规模最大,且是九华山寺庙中唯一宫殿式建筑。古名祇园、祇树庵,又名祇园禅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初创,清‧嘉庆年间(1796~1820)扩建,其后又数度增修。现有三进大殿、一进山门,另有退居寮、法堂、戒堂、方丈寮、衣钵寮等寺院附属建筑,内有铜质“千僧锅”。由此可见,本寺规模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