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祝圣寺


  (一)位于湖南省衡山脚下南岳镇东街︰邻南岳大庙。相传大禹治水时,曾至此地,并在此建立清冷宫以祭祀舜帝。唐初改名,称弥陀台,大历(766~779)末年赐号“般若道场”。后来又改称弥陀寺、胜业寺、报国寺等。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湖南巡抚闻道康熙皇帝即将南巡,遂大兴土木,将此寺改建为行宫。后因康熙未至,复改寺名为祝圣寺。
  自创建以来,历代名僧多曾来住。如慧思(515~577)、怀让、幻有正传、密云圆悟及净土宗承远(712~802)等均尝止住于此。现存建筑多为康熙五十三年(1714)所重建,主要有关圣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说法堂、罗汉堂、念佛堂、禅堂等。其中,罗汉堂左右壁上嵌有五百罗汉像,系清‧光绪六年(1880)心月以常州天宁寺五百罗汉像拓本为蓝本,精心雕刻而成;每尊形态生动,颇具艺术价值,惜后遭破坏,今仅存其拓本。
  (二)位于云南宾川县西北四十公里的鸡足山腹︰原名钵盂庵,又称迎祥寺。创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光绪(1875~1908)末年虚云重建。光绪皇帝赐名为“护国祝圣禅寺”,并封虚云为“佛慈洪法大师”,又御赐銮驾方丈、紫衣、玉印、玉环金钵等物。其后,寺遭毁损,目前(1993)仍在整修扩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