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禅戒
指禅宗所传的戒律。又称为达磨一心戒、达磨一乘戒、禅门大戒、佛祖正传菩萨戒。即禅宗所谓之西天二十八祖次第传承的大乘菩萨戒。又,若指称日本曹洞宗所传的十六条戒时,也称“十六条戒”。该宗以《梵网经》之十重禁戒、《菩萨璎珞经》之三聚净戒,以及三归依为其所传戒律,故合称“十六条戒”。
按达磨所传,唯“禅”之一法,然出家人不能不遵戒律,故禅宗初兴时,不仅六祖慧能曾就南海法性寺智光受具戒,当时禅人亦多住于律寺。及至中唐以后,禅林清规逐渐废弛,产生以放纵为达悟之风,因此乃有禅戒说之提倡。另依定光《传述一心戒文》卷中所述,亦得知唐代已有禅戒之说。
其后,宋代又有宗赜等人提倡受戒之论。宗赜《禅苑清规》卷一〈受戒〉条载(卍续111‧877上)︰
“三世诸佛皆曰出家成道,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传佛心印尽是沙门,盖以严净毗尼方能洪范三界,然则参禅问道戒律为先,即非离过防非,何以成佛作祖。”
此外,永明延寿曾为四众授菩萨戒,并大力鼓吹戒行;南宋‧绍熙二年(1191)虚庵怀敞曾授菩萨戒予日僧荣西;宝庆元年(1225)天童如净亦传禅门大戒予日僧道元;明代之云栖袾宏主张持戒念佛;隐元隆琦尝撰《弘法戒仪》。依此诸例,可以略见禅戒在中国弘传的情形。
[参考资料] 《万善同归集》卷六;《永明智觉禅师自行录》;《宋高僧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五;《沙弥律仪要略》;《沙弥学戒仪轨颂注》;《经律戒相布萨轨仪》;《梵网经忏悔行法》;《兴禅护国论》卷上;《元亨释书》卷二、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