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福严寺
南岳佛教圣地。位于湖南中部衡山掷钵峰下。原寺为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天台宗三祖南岳慧思创建。初名般若寺,又称般若台。唐‧开元元年(713),禅宗七祖怀让以此为道场,宣扬其师慧能之顿悟法门,时,此寺称为天下法院。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改称福严寺。后来寺毁,清‧同治九年(1870)重建。为南岳六大丛林之首。
全寺建筑依岩架空,砖木结构,有山门、过殿、岳神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祖殿、方丈室、法堂、禅堂等。岳神殿为硬山黄琉璃顶建筑,殿内供南北朝时所铸的铜制南岳神像一尊,重达一万三千斤。大雄宝殿内,供有各重万斤的大铜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两侧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两厢为十八罗汉。
寺前山门横额石刻︰“天下法院”,两旁石刻对联︰“六朝五刹;七祖道场”。寺后有拜经台,又名高明台,岩上刻有唐‧李泌所书“极高明”三字。寺前里许有慧思墓,亦即“三生塔”。又,寺内另有南岳怀让塔院,在马祖庵前。此外,寺外有枯而又荣的古银杏一株,腰围逾五公尺,相传树龄已有一千四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