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空也(903~972)
日本平安中期念佛僧。又作弘也。身世、籍贯均不详。一说是醍醐天皇的皇子,或说是常康亲王之子。二十余岁时在尾张国(爱知县)国分寺出家,自称空也。先后参访诸国,造路筑桥、开凿水源、火葬弃尸,为一广行众善的高僧。
天庆元年(938)师入京都,唱念弥陀圣号,以劝化民众。因而被称为“阿弥陀圣”或“市圣”。天历二年(948)登比睿山,从天台座主延昌受戒,法名光胜。天历五年广募净款,造一丈高的十一面观音像和六尺梵天、帝释、四天王像。同年疫病流行,故发愿为死者书写金泥《大般若经》一部,费时十三年,于应和三年(963)八月完成。并在贺茂川之西建立西光寺(即今六波罗蜜寺)供养此经。天禄三年九月在东山西光寺入寂,年七十。
[参考资料] 《空也诔》;《空也上人绘词传》;《日本往生极乐记》;《日本纪略后篇》卷四;《扶桑略记》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