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立正佼成会


  日本法华系新兴宗教之一。本部设于东京都杉并区和田。昭和十三年(1938),庭野日敬(1906~ )与长沼妙佼(1889~1957)所共同创办。始称“大日本立正交成会”。昭和三十五年,改称今名。本会以《法华经》为基本教义,而以“久远实成释尊”为本尊。
  初期,由于妙佼有灵能,故以灵能信心为主。藉着供养祖先、姓名学、易学等,推动其信仰活动。妙佼殁后,教义中心改变,转向教义体系化发展。该会组织亦改编为教区制,并以法座为修行中心而推展布教活动。此外,亦致力于和平运动与社会运动。首任会长庭野日敬撰有《新释法华经》一书,不遗余力地推行实践活动。并于昭和三十九年(1964)建立大圣堂,安置本尊。
  本会之特色有五︰
  (1)是纯粹的在家组织。
  (2)入会会员不须抛舍以前所信仰的宗教。
  (3)不组政党但支持合乎本会理念的政策及从政者。
  (4)都市型宗教。
  (5)设有“学林”培育干部,并以培育国际人为目的,选送毕业于学林的学生赴世界各大学留学。回国后参与国际和平活动与援助开发中国家。
  平成三年(1991),庭野日敬之长男庭野日继任立正佼成会之第二任会长。
  ◎附︰蓝吉富《二十世纪的中日佛教》〈日本日莲系新(兴)宗教应用传统佛法的态度与方式〉(摘录)

立正佼成会


  立正佼成会是1938年,灵友会的干部庭野日敬(1906~ )与该会会员、灵能者长沼妙佼(1889~1957)在脱离灵友会后所创立的新教团。目前,其信徒人数比灵友会还多,是仅次于创价学会的大教团。
  庭野日敬曾受过多种日本民俗信仰的薰习。对于七神信仰(信仰有七位神祇住在人身内各部份、支配人体)、命运学、修验道的修行法、姓名学等方面,都涉猎颇多。长沼妙佼也曾是天理教的信徒。因此,立正佼成会这两位创立者本来与日莲宗信仰的关系都不深。
  1934年庭野加入灵友会,开始学习灵友会那种揉和祖先崇拜与《法华经》思想的教义,并对前此所学的混杂信仰加以检讨与整理,之后逐渐有个人的看法。不久,长沼妙佼也被庭野吸引来入信灵友会。长沼入会后,与该会一位干部的夫人学习降神法,并与庭野配合,一齐传教。
  1938年,庭野与灵友会长小谷喜美由于对《法华》经义的解释意见不合,乃与长沼等人脱离灵友会,另成立大日本立正佼成会。并以一位原为国柱会会员的村山景造为会长。而以庭野早期的命运学老师石原淑太郎为副会长。在这机缘下,庭野乃有机缘与会长村山学习属于日莲宗支系的国柱会的法华思想。1942年,村山与石原脱离该会。此后该会乃成为庭野与长沼所主持的教团。
  立正佼成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快速。到1950年代,教势几可与灵友会相比肩。在发展的过程中,该会融合了种种民间信仰、灵友会的祖先崇拜与忏悔灭罪的法华信仰,以及庭野的宗教理念,而形成一套独特的综合性教义。该会除了沿用日莲宗的大曼荼罗作为礼拜的本尊之外,并以长沼的降神法的神示作为教化的方式。不过,这种方式在1956年长沼逝世后即有改变。1958年,庭野发表一篇名为〈真实显现〉的宣言,明确地宣示︰以神示为中心的时代,及以日莲所图显的大曼荼罗为本尊,与以祖先为信仰对象的时代已告过去。此后,该会将是“在明确的本尊观之下的法华经信仰者的集团。”
  这一宣言显示,该会此后将不着重长沼的降神法一类的神示教化法,也将摆脱灵友会的某些影响,而开始步入该会的在家法华信仰轨道。
  大体而言,该会所展现的面貌,除了夹杂有甚多日本民间信仰内容之外,在佛教方面,该会所采行的态度与方式有下列几项特点︰
  (1)以《法华经》所说为永恒的真理,并兼及于《无量义经》与《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庭野日敬的《新释法华三部经》是该会在佛教诠释上的准绳。
  (2)以久远实成的释迦牟尼佛为该会所最尊仰的本尊。并以此本尊为宇宙真理及常住不灭的根元式大生命。
  (3)该会也讲究归依三宝──佛法僧。但对三宝中的“僧”,则解释为“正当的伙伴”。
  (4)该会是在释迦教法之下的一种实行于日常生活之中的“实践宗教”。会员平素应实践慈悲行、礼拜佛性,及菩萨行。如果生起不应有的错误心念或错误行为时,应在该会所经常举行的“法座”、“小组座谈会”中反省、忏悔。
  (5)该会聚会时所宣讲的佛法,有时也采用原始佛教之四谛、八正道、三法印、十二因缘,及大乘的六波罗蜜思想。
  (6)该会在每一年或二年,会制定一种教团的基本方针作为教团的弘法准绳。譬如昭和五十年的基本方针是︰“开显佛性”。要会员悟到自己的佛性,并礼拜所有人的佛性。开显自己和他人的佛性,以我们所处的世间为净土。昭和五十三年的基本方针是︰“普门示现”。期许会员学习观世音菩萨的行为,彻底怀抱慈悲心,向众生伸出救援之手。
  [参考资料] 《新宗教事典》(弘文堂);斋藤昭俊(等)编《日本佛教宗派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