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竖义


  日本佛教活动之一。于诸类法会中,为试验僧侣学业而举行的一种论义。又作竖义、立义。
  举行竖义时,担任“竖义者”、“探题”、“问者”、“精义”等人入席,先由探题出题(共出十题);其次,问者就探题所出之题诘难竖义者,竖义者则立义论辩之;后由精义判断竖义者所立之论议是否得当;最后,探题总结此次论议之得失。此中,竖义者又名竖义或竖者;精义又名证义;问者又名难者,由已讲或拟讲担任;探题由一宗学德兼备之长者担任。
  在日本,大同元年(806)以前,竖义即行于兴福寺之维摩会。其后,药师寺之最胜会、大安寺之法华会等亦举行竖义。又,延历寺原于六月会、霜月会举行竖义,但一度中绝,至安和元年(968)六月会举行竖义以来,成为恒例,称为广学竖义;元龟二年(1571),受织田信长兵火之乱,竖义再度中绝,至天正十七年(1589)再度复兴,以后每五年举行一次,至今不辍,此称为法华大会。宽仁元年(1017),三井之园城寺亦于十月会举行竖义,称为三井竖义或硕学竖义。长元八年(1035),法成寺于藤原道长忌辰修法华八讲,举行竖义,称为劝学竖义。应永十四年(1407),高野山山王院始行竖义,称为竖精。元禄三年(1690),大和长谷寺始行传法会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