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端正的难陀(梵Saundarananda)
书名。又译《美难陀传》《孙陀利难陀诗》。马鸣(西元二世纪)所撰之梵文叙事诗。内容分十八章,以释尊之异母弟难陀从释尊出家、终至修行成就的经历为其主脉。描绘迦毗罗城、难陀与其妻孙陀利间的恩爱生活及其舍离过程等事。主要目的在弘传马鸣所信奉的佛教理念。因此,马鸣在书中以甚多篇幅,叙述三藏中的教法。此外,书中亦赞叹孤独与瞑想之乐,而言及大乘独特教义之处亦复不少,如叙述难陀探索他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充满拔众生出苦的大悲心,后又证得万法为无常、空、无我、皆苦。因此本书是初期大乘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对后世以禅定为中心体系的瑜伽行派亦有影响。
此书已有英译本及日译本,汉译本则未见刊行。
◎附︰金克木《梵语文学史》第三编第五章第四节(摘录)
《美难陀传》是写佛度化堂弟难陀出家的故事。汉译《杂宝藏经》第九十六则就是这个故事。在巴利语文献中,这个故事见于《法句经》的注。原诗1910年初次在印度校刊。共有十八品,一0六三节诗,是个全本。诗末标明是“金眼之子,阿逾陀的比丘,大诗人马鸣法师所造”。
这诗写的佛的度化办法是奇异的。难陀有个美妻,舍不得分离,不肯出家。佛把他带到天上,见到更美丽的天女,于是难陀出家了;他得道以后才知天女也不足为念,天上也是无常,只有皈依佛教可得解脱。
这诗和《佛所行赞》一样完全依照古典诗的格式,其中加了不少宗教理论。诗末作者说明作诗目的是使人易于接受其内容;说采用诗的体式,而以解脱为其内容,正像“加上了蜜的苦药”一样。他毫不讳言文学作品是思想的宣传工具,因为他自认这思想是正确的,对人有益的。他明说这是“假托诗的外形而说的是真理”。
《美难陀传》的文学价值不及《佛所行赞》。不但从诗的技巧说比较幼稚粗糙,而且说教部份也比《佛所行赞》前半更多。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整整四章都是佛的说教。虽然这些说教部份作为宗教的格言诗有其意义,但对全诗来说,议论过多,总像是诗体论文。至于依照长诗要求所作的关于城市和人物的描写,也是辞藻的组合居多,抒情的成分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