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红螺寺


  位于北京怀柔县城北七公里的红螺山南麓。始建于唐代,原名大明寺。是北京地区现存寺庙中历史较早、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寺庙之一。据史料记载,红螺寺曾是各地僧人游方、参学、讲经之地。寺建筑规整,布局严谨,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东西配殿与禅房等殿宇。除大雄宝殿在文革期间被毁外,其余均保持原貌。
  寺周古树参天,翠竹绵绵。古刹两侧溪流潺潺,常年不断。是极佳的避暑胜地。寺内的园林艺术颇具匠心,其中有堪称“三绝”者︰凤凰翠竹(清‧康熙皇帝令大臣记株数)、夫妻银杏树(历经千年,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紫藤寄松(共生共荣,支分九叉,形如九龙缠舞)。此外,寺内文物有明‧天启年间(1621~1627)所铸的铜钟一口,铸造工艺精细。寺周另有清末皇姑墓、清代阁老范文正墓及珍珠泉等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