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纸钱


  用纸作成的钱。又称阴钱、寓钱、拟钱。通常用来焚烧以飨鬼神,或与死者遗骸一齐放入棺内。中国自汉魏以来,埋葬死者皆有瘗钱的习俗,颇类似于后世所称的六道钱。依唐临《冥报记》所述,左监门校尉冯翊李山龙于武德(618~626)年中剪纸作钱帛,供养冥官。又说,赵郡眭仁茜为鬼成景供食,并赠其钱帛。又依《旧唐书》〈列传〉卷八十王玙传所述,祠祭使王玙由于玄宗爱好道术,企图以祀事而得帝幸,于是每行祠祷皆焚纸钱以祈福祐。自此以后,纸钱多用于祠祭。
  又,禅宗于祈祷或盂兰盆会之际,将纸钱数十相连,再与经马(绘于图上之马)同挂于堂柱之上,至佛事结束之后,置于铜钵之内焚烧,以飨鬼神。此外,近世中国佛教徒在为亡者祈福追荐时,亦常有焚烧“往生钱”者。此即将往生咒印于纸上,焚烧给亡者,以求其早日往生净土。
  [参考资料] 《法苑珠林》卷六;《释门正统》卷四;《释氏要览》卷下;《佛祖统纪》卷三十三;《禅林象器笺》〈钱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