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绍瑾(1268~1325)
日本曹洞宗太祖。高祖道元之四世法孙。号莹山。文永五年(1268,一说文永元年)生,越前(福井县)多祢邑人。俗姓藤原,幼名行生。师因受其母信仰观音之影响,八岁即登永平寺参访彻通义介,十三岁在永平寺二世孤云怀奘座下出家。弘安三年(1280)怀奘入寂后,转而师事义介习禅。
十八岁时,师发愿行脚各国。先参越前宝庆寺寂圆,后上京都,依东山湛照、白云慧晓学临济宗圣一派之密教式禅风,继登比睿山修习天台教学,次往纪伊(和歌山县)由良兴国寺访无本觉心,后再参宝庆寺寂圆。
二十二岁时,读《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之“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有所省悟。二十五岁发大悲阐提之弘誓愿。二十八岁被迎至阿波(德岛县)城满(万)寺任开山。翌年,登永平寺书写《佛祖正传菩萨戒作法》,蒙该寺住持义演传授菩萨大戒之作法。是年冬季在城满寺开堂演法,授戒法予眼可铁镜等五人。其后,访肥后(熊本县)川尻大慈寺寒岩义尹,结草庵于东宫御所附近。据传师与峨山韶硕初见于此地。
师于三十一岁时,在城满寺开戒法度七十余人,并致力于民众之教化。翌年,嗣义介之法,任大乘寺首座。三十五岁任大乘寺二世。正安二年(1300)开始《传光录》之开示。嘉元四年(1306)曾二度获义介授予济家室内秘诀,因此,确立其融合全一性之禅风。应长元年(1311),师以大乘寺为中心,充实规矩,尽力接化徒众,著《坐禅用心记》《三根坐禅说》《信心铭拈提》等书。
此外,师曾创建加贺净住寺、能登永光寺、光孝寺、放生寺、总持寺。元亨四年(1324)将总持寺让予峨山韶硕接掌,自己退居永光寺。之后,除整修伽蓝,撰述《能州洞谷山永光禅寺行事次第》《莹山和尚清规》《洞谷山勤行条文》《洞谷山尽未来际置文》外,并持续其培育弟子,使曹洞禅民众化,及教化在家信徒等弘法利生工作。
正中二年(1325)师微恙。八月八日,以明峰素哲继其永光寺之法席。八月十五日夜半,于书“自耕自种闲田地,几度卖来买去新,无限灵苗繁茂处,法堂上见插锹人”一偈后,泊然而逝。世寿五十八(一说六十二)。荼毗后所获之舍利分供大乘寺、永光寺、净住寺、总持寺四处。
师之得法弟子有︰明峰素哲、无涯智洪、峨山韶硕、壶庵至简、孤峰觉明、珍山源照等人。尼弟子有︰默谱祖忍、忍戒、金灯惠球、明照。戒弟子有眼可铁镜、尊道、素溪、子敏、承顺、庆道、月庵珖瑛、道可。师殁后,曾先后蒙后村上天皇、后桃园天皇、明治天皇分别赐予“佛慈禅师”、“弘德圆明国师”、“常济大师”之谥号。
[参考资料] 《洞谷记》;《诸岳开山二祖禅师行录》;《洞上诸祖传》卷上;《洞上联灯录》;《洞谷五祖行实》;《本朝高僧传》卷二十四;《延宝传灯录》卷七;佐桥法龙《人间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