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绿度母


  度母是“圣救度佛母”的略称,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本尊之一。中国古代称之为多罗菩萨,或多罗观音,这是梵语Tārā的汉译。
  根据《度母本源记》所载,有一天,观世音菩萨观察六道众生,发现未被救度的众生仍不减少,于是菩萨忧闷不视,即从他的眼中流出眼泪。其泪滴成莲华,而至尊圣救度佛母亦于焉出现。此佛母向观自在菩萨云︰“汝心勿忧闷,我为汝伴助,作度脱无量众生之事业。”并说偈言︰“汝心勿忧闷,我誓为汝助;众生虽无量,我愿亦无量。”
  从此这位度母即开始广度众生。于是他的名称,普闻十方世界。十方诸佛齐来为他灌顶,异口同音赞叹,并称之为“度母”,意谓“救度一切众生的佛母”。这是“救度佛母”名号的由来。
  圣救度佛母共有二十一尊化身,简称二十一尊度母。其中,在西藏流传最广的是绿度母与白度母。绿度母现妙龄女子相。因为全身绿色,故称“绿度母”。一面二臂,慈悲形相,头戴五佛宝冠,身挂各种珠宝,并穿各色天衣,下身重裙,以为庄严。于莲华月轮上,坐菩萨座,右足蹍,左足踡。右手向外置于右膝上,作施愿印,并持乌巴拉花。左手当心持乌巴拉花。
  依西藏佛教所传,修持绿度母密法,能断生死轮回,消除一切魔障、业障、病苦等,并能消灾、增福、延寿,广开智慧,凡有所求,无不如愿成就,命终往生极乐世界云云。
  ◎附︰陈健民着‧孙一译《绿度母修法》
  这个修法连同解释共有十个部份,每一部份又分为四格,第一、念观句格。第二、三密力格。第三、胜解力格。第四、反省力格。念观句格是根据灌顶的原始仪轨,是纯粹修禅定的方法;其余的三格是我个人的解释,并且已得到度母的同意。前面两格应该在禅修的时候实行,第三格应在禅修以前理解,最后一格则在禅修以后检讨。
  (一)皈依
  (1)念观句格
  念诵下面的皈依文︰
  我与一切众生 皈依我最敬爱的上师!
  我与一切众生 皈依佛!
  我与一切众生 皈依法!
  我与一切众生 皈依贤圣僧!
  (2)三密力格
  身──跪下,并且礼拜至少四次,念诵上面的皈依文,然后坐下修禅。
  口──当坐下之后,念诵皈依文至少七遍。
  意──当礼拜念诵时,心意要非常诚恳,观想佛法僧三宝来到面前,自己的手掌承接他柔软的双足,就像离开母亲已经很久了,现在再回到她的怀抱,皈依文是要以这样的心情来念,心意要保持平静,祈求三宝的加持,这样会得到很深入的专一,如果这种专一真正得到了,就不必再念诵皈依文了,以免破坏这种专一,如果你能念诵皈依文并保持专一,那也很好,若不能兼得,则以保持专一为主。
  (3)胜解力格
  当知上师和度母是一体的,如果自己像信任度母一样的信任上师,将会立刻得到成就,并应有下面的认识︰度母顶上的阿弥陀佛,是四皈依中的上师、度母佛,他的大悲心是法;另外的二十尊圣救度母是圣僧众,并要相信只依这一个法门,就会得到成就,并不需要其它的法门。并且相信因为我已经皈依了他们,他们也接受了我,因此不论世间法或出世法的需要,我都可以由启请随缘得到,不须要浪费宝贵的时间经营世务。出离得愈彻底,得度母的加持愈大。
  (4)反省力格
  1.我真正生起皈依之心否?
  2.我是否还很傲慢,而不依靠三宝?
  3.我是否对生命和心念的执着已经抛弃?并愿以至诚献给上师与度母?
  4.家庭经济对我重要,还是学法比较重要?
  (二)发菩提心
  (1)念观句格
  佛法及僧诸圣众,直至菩提永皈依!清净施等我誓作,为利有情成佛道!
  (2)三密力格
  身──保持正直稳定的坐姿,宜闲缓恭敬,两手由左右缓缓向中合掌。
  口──虔诚而有韵律地读诵上面的愿文。
  意──内心要对三宝起大感恩心,并对一切众生起大慈悲心,决定“为利他而即身成佛”之心。
  (3)胜解力格
  {1}相信凡是发了菩提心的人即是菩萨,并已生于佛家。
  {2}相信发菩提心者,皆为十方诸佛菩萨、护法之所护念。
  {3}菩提心有两分︰一为慈悲,二为智慧。应随时令此二分增长,特别是常有荷担如来大事的意乐。
  {4}应将一切众生,都当作是自己或最亲近的亲戚朋友一样,来帮助他们,就像双亲刚过世,心里十分悲痛,极愿立刻为他们做一些善事。我们对于一切众生的态度就应如此。
  (4)反省力格
  {1}对菩萨戒有违反否?
  {2}我是否曾欺骗别人?
  {3}我对我的眷属、仆人及仇人慈悲否?
  {4}对于布施、帮助别人等佛事,能勇猛力行否?
  (三)四无量心
  (1)念观句格
  愿诸众生具足乐及乐因!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愿诸众生不离无苦之乐!愿诸众生远离亲疏爱憎,安住平等!
  (2)三密力格
  {1}身──同前节。
  {2}口──缓缓诵读上面的四无量心咒。
  {3}意──思维愿文的含意,并特别注重“因”字的意义。思维其含意后,内心保持平静,渐入专一。
  (3)胜解力格
  {1}深信因果。当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常行菩萨之畏“因”,悲悯众生只知畏“果”。
  {2}希求依法生起如理之乐;于定力禅悦之功德生起意乐。
  {3}对于平等舍,生起殊胜意乐。
  (4)反省力格
  {1}切知世间幻妄缠缚之苦,而生起出离心否?
  {2}于不顺之境,切知由自业因所召,而无怨尤否?
  {3}于他人或同学定力禅悦有长进时,能随喜而不生嫉妒否?
  {4}当顺境之时,是否能不执着而仍保持平等心否?
  (四)观空
  (1)念观句格
  嗡、宿里野打、贾那班杂尔、所把瓦、也马古奴哈。
  (2)三密力格
  身──端正不动,两手随观空咒之最末一字,徐徐放置两膝上。
  口──诵咒尾音,减低拖长,与两手同时落下。
  意──观一切体性本来清净,自身亦清净,身心内外皆不缘,于此本来清净体上,明了宽坦而住,愈久愈妙,妄想起时,即诵下段,此时重  要的是对胜义的理解和觉受而非咒文。
  (3)胜解力格
  {1}信此观空定,能成就法身之因。
  {2}如能坚固定之,较下列各观想更为殊胜,故不必因有下列各观想而遽放弃之。
  (4)反省力格
  {1}对于日常散乱行为,能生起厌倦否?
  {2}我是否因缺乏定力,而做了不好的事?
  {3}时时有入定之意乐否?
  {4}修法时之昏沉掉举,能渐次减少否?
  {5}衣食起居能如入定条件而调整否?如辣椒等刺激性之物,易成散乱;衣服太厚,易入昏沉;脂肪太浓,亦易入昏沉。
  (五)绿救度母观法○一
  (1)念观力格
  从空性中突然显现一白色种子字□,此字变成一朵莲花,在莲花上有月轮(此月轮是平置的),月轮上有一绿色种子字□,此字表度母的心和大慈大悲,再观想由此字向十方放射无量圣洁光芒,供养十方诸佛及绿度母,放光供养诸佛及度母竟,再将光莲回种子字□。
  (2)三密力格
  {1}身──保持一定姿势不动,安住于空性 中。
  {2}口──气息平均,任其自然。
  {3}意──心意应深深地安住于空性,专注观想于种子字,观想者和所观的种子字成为一体。当观想放光时,应可体会到心量为之开阔,观想必须明显专注。
  (3)胜解力格
  应知一切心、物皆在空性之中,空性和物质同时存在于同地,但是一般人不了解,而认为一切物质和思想都是真实的,当知一切事物皆会改变,是无常的,然而我们亦可利用一切事物来救渡众生,对于这个观想愈为深入,则心量会愈大,愈无私心。我们应为佛陀及一切众生而住于世间,绝不应该再做能令私心增长的事。
  (4)反省力格
  {1}我的心量日渐扩大否?私心减少否?
  {2}以前不能了解的事,现在已能了解否?
  {3}莲花代表出离,我的出离心若不真切,怎能坐在上面?
  {4}月轮代表慈悲,我的心若不慈悲,怎能坐在上面?
  (六)绿救度母观想{二}
  (1)念观句格
  种子字□9a39忽然变成绿救度母,度母全身绿色,一头二臂,顶戴五佛宝冠,身着五色天衣。右手向外置于右膝上做接引印,并捻一朵蓝色的莲花;左手腕微屈近胸,亦捻一朵蓝色的莲花。右足向外伸出,好像正准备做救度的工作;左足内屈置于月轮上。
  (2)三密力格
  {1}身──如上述度母的坐姿。
  {2}口──呼吸保持均匀。
  {3}意──观想度母的形像,并思维其含意,我们的心应像度母一样的慈悲,如果外表已经慈悲像度母,而心不像度母,那是不对的。
  (3)胜解力格
  {1}深信自性本与度母相同,由于无明烦恼及私心,而将功德掩蔽。
  {2}度母庄严所表的含意︰
  a.头──表通达法性。
  b.二臂──右表福报;左表智慧。
  c.绿色──表和平及神圣的救度工作。
  d.五佛宝冠──表五方佛灌顶──东方转“瞋”为大圆镜智;南方转“慢”为平等性智;西方转“贪”为妙观察智;北方转“疑、嫉”为成所作智;中央转“痴”为法界体性智。
  e.双足──左足表住于禅定;右足表救度众生。
  f.双手──左手表说法;右手表布施。
  g.花──表智慧。
  (4)反省力格
  {1}对于度母全身庄严所表功德,能如其因地努力否?
  {2}对于世间之宝贵装饰与出世之功德庄严,能较量轻重,舍彼就此否?
  (七)念咒
  (1)念观句格
  绿度母心中有一朵莲花(绿度母即是自己,不要观想在自己对面),莲花上有月轮,月轮正中竖立种子字□,周围由左至右环绕着绿度母的咒文(如图示)。
  “嗡,打惹,睹打惹,睹惹,娑哈。”咒轮放射咒的圣洁光芒,清除一切众生的罪业,并供养十方诸佛及绿度母。
  (2)三密力格
  身──如绿度母的坐姿,左手持念珠,口念咒;右手如度母的姿势,指尖放光。
  口──念咒“嗡,打惹,睹打惹,睹惹,娑哈。”至少一0八遍。并要略念大声一点,以使听到咒音的众生得度。
  意──如文观想,必须明显。观想咒文围绕着种子字,由右向左旋转。当心散乱时,则咒轮转速宜慢,甚至不转,念咒的速度和声音亦宜减慢减小。当心昏沉时,咒轮旋转的速度应加快,念咒声亦应加大。咒轮中间的种子字,要住立不动,不可旋转。心中宜想念如何救度众生,并专注于种子字。
  (3)胜解力格
  {1}应知自己和度母为一体。救度众生的神秘力量已由度母传于我,我可以救度一切众生。
  {2}应知一切众生的本性皆是绿度母,因此都可以被救度。
  {3}应知所放的光包括了度母的慈悲和智慧,任何接触到慈光的众生都会得救。
  {4}相信透过三密的力量,可以不离禅坐,救度一切众生。
  (4)反省力格
  {1}咒轮能明显现于心中否?
  {2}对于救度众生的大愿坚固否?
  {3}对于绿救度母的信心有增加否?
  {4}观想更为专一否?
  (八)收摄次第
  (1)念观句格
  {1}首先观想一切光所明皆摄到度母的身体。
  {2}次观度母的身体收摄入自心间。
  {3}再观心间的莲花收摄入月轮,月轮收摄入咒轮,咒轮收摄至种子字□。
  {4}种子字本身由2收入5,由5收入6,由6收入其顶端,然后收摄入空性。
  (2)三密力格
  身──保持七支坐。
  {1}足跏趺坐{2}二掌相叠{3}脊直{4}肩开{5}目视定量{6}颈直{7}舌自然
  口──呼吸缓慢均匀。
  意──收摄次第共五步,第四步末最易得专一,将心专注于□,毫不动摇,再观□渐渐摄入空性,可得到甚深禅定。
  (3)胜解力格
  相信法性是空性。任何人能专注于空性,则可得到大解脱,可了脱生死。
  第四项的观空让人除去我慢,此次观空则让人除去佛慢。
  (4)反省力格
  {1}对于世间的事物仍贪爱否?
  {2}专一有增进否?
  {3}对于大圆满的教义能了解否?
  (九)色空不二
  (1)念观句格
  于空性中,绿度母再突然出现,体会空性与度母同时无二。
  (2)三密力格
  身──一切时皆应观想自己为度母,并观一切众生皆为度母。
  口──在工作甚至睡眠时,心中都应念绿度母咒,听到其他的声音,亦如同咒音。
  意──当如敬爱度母一般地敬爱一切众生,并要时时充满慈悲,当自私心生起时,要立刻予以摧毁。
  (3)胜解力格
  当知只是空不能得到究竟的解脱,必须了知色空不二方可,我们最后的目标,不是涅槃而是救度众生。
  (4)反省力格
  {1}我是否真正体悟到了空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我是否对于帮助别人感到厌倦?
  {3}当我很忙碌时,是否还能专注于空性?
  (十)回向
  (1)念观句格{1}愿我所做的一切善事,皆回向一切众生。{2}愿一切众生皆成为绿度母。{3}愿一切众生的痛苦都集中于我,我以空性的力量将它们摧毁。
  (2)三密力格
  身──合掌。口──诵上面的回向文。意──如文起观,发真实菩提心。
  (3)胜解力格
  {1}当知助人即是助己,害人甚于害己。
  {2}当知法身可由福利一切众生而获得。
  {3}当知助人是度母的心愿,我们要成为度母,则必须助人。
  (4)反省力格
  {1}我是否如对度母一般地对待一切众生。
  {2}我的慈悲心增长否?
  {3}我对我的敌人仍然憎恨否?
  [参考资料] 《佛说圣多罗菩萨经》;《赞扬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经》;《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密乘法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