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罥索(梵pāśa,巴pāsa,藏shags-pa)


  原为战斗或狩猎的用具,在密教则作为诸尊的持物。音译播舍、皤赊、波舍;又称金刚索、罥网、罥索、宝索、珠索、索。《慧琳音义》卷六十一云(大正54‧713c)︰“罥索者,斗战之处或罥取人,或罥取马脚。俗名为搭索。捉生马时,搭取马头名罥索。”
  在密教行法之中,此索由五色线搓成,一端系镮,另一端附半独股杵,或二端皆附半金刚杵。依密教之诠释,此等罥索,系为教化顽强众生及降伏四魔之具,象征四摄方便,为不动明王、不空罥索观音、千手观音、金刚索菩萨、七俱胝佛母菩萨、光网菩萨等尊之持物。
  其中,不动明王左手执罥索,右手持锐剑,表示先以真净菩提心中四摄之索,钩召引入一切众生而系缚之,又以菩提心中之智剑,断灭其根本无明之种子。故《大日经疏》卷五云(大正39‧633b)︰“所以持利刃以罥索者,承如来忿怒之命,尽欲杀害一切众生也。罥索是菩提心中四摄方便,以此执系不降伏者,以利慧刃断其业寿无穷之命,令得大空生也。”《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卷上亦云(大正21‧15b)︰“左手执索者是系缚之义,又如世间密捉一人,如有违逆难伏者,即以绳系缚捉将,诸佛秘索降伏四魔亦复如是。”
  至于金刚索菩萨,则以右手持罥索,表示罥索一切众生,使其脱离二乘实际三摩地智之淤泥,而安置于觉王之法界宫殿中。又,千手观音持罥索之手称为罥索手
  另外,罥索有结护之义,若将之系于颈项,相传可灭罪得福云云。
  [参考资料] 《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仪轨法品》;《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五、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