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耆婆耆婆(梵jīvajīva,巴jīvajīva,藏śaṅ-śaṅ-teḥu)


  即佛教寓言中所常见的共命鸟。又作耆婆耆婆迦、耆婆耆波迦、时婆时婆迦。意译命命鸟、生生鸟,或共命鸟。为雉(或鹧鸪)之一种,依其鸣声而命名为“耆婆耆婆”。《慧琳音义》卷四云(大正54‧331c)︰“梵音耆婆耆婆鸟,此云命命,据此即是从声立名,鸣即自呼耆婆耆婆也。”《翻译名义集》卷二云(大正54‧1090c)︰“耆婆耆婆迦,此翻生胜天王,云生生;或翻命,法华云命命。”
  此外,佛经中亦另有一说。谓共命鸟系一身二头之禽鸟。依《佛本行集经》卷五十九所述,有一寓言故事如次︰
  往昔久远之时,雪山下有二头鸟,共同一身,一头曰迦喽□鸟,一名优波迦喽□鸟。此二鸟,一头若睡,一头便觉。迦喽□偶睡,时,近有一果树,名摩头迦,优波迦喽□思曰︰我独食此华,若入腹中,二头俱除饥渴。遂未告知迦喽□而食之。其后,迦喽□闻之,即生瞋恚嫌恨之心,作如是念︰其所得食,不语我知,不唤我觉,即便自食;若如此者,我从今后,所得饮食,我亦不唤之而自食。后,游行经历,忽遇一毒华,迦喽□即食之,二头俱死。
  [参考资料] 《大般涅槃经》卷一;《法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九八;《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大威德陀罗尼经》卷七;《翻梵语》卷七;《玄应音义》卷一、卷二十五;《慧琳音义》卷二十五、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