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耆婆(梵Jīvaka)
佛弟子之一,以医术闻名。音译又作耆婆伽、时缚迦、祇婆、耆域、祇域。意译活、能活、同活、活命、更活、寿命。有关其出身,诸经颇有异说。兹依《[木*奈] 女祇域因缘经》所载,略述如次︰
佛在世时,维耶梨国中,有一梵志从国王处得一□树,其后,□树生一女儿,名曰□女。□女年至十五,颜色端正,天下无双,七王互竞欲得,瓶沙王(频婆沙罗王)以计而得。后□女生一子,依风俗以白衣裹之,弃于巷中。时,王子无畏乘车经过,见此弃儿,乃觅乳母养之。名曰祇域。
祇域年至八岁,知父为瓶沙王,遂至罗阅祇国为太子。二年后,阿阇世王出生,祇域乃白王言︰“我初生时,手持针药囊,是当为医,王虽以我为太子,非我所乐。王今有嫡子生已,应袭尊嗣,我愿得行学医术。”遂离宫至德叉尸罗国从宾迦罗学医。经七年业成,乃返婆伽陀城。曾治愈长者之妇十二年头痛之疾,又治愈拘睒弥国长者子之结肠,及迦罗越家女儿及男儿等疾病。此外,也曾治愈世尊之风患、阿难之疮病等,故深得时人之景仰。
按,耆婆不仅以医术闻名,自身亦笃信佛教,为一虔诚的外护者,功德不少。例如︰阿阇世王弑父纂位后,心萌悔恨,耆婆乃乘机劝化归佛,使阿阇世王后半世成为佛教外护者。又《长阿含经》卷二十〈世记经〉忉利天品谓释提桓因之左右有十大天子,耆婆即为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 巴利《长部经注》;《奈女耆婆经》;《出曜经》卷十九;《长阿含》卷十七〈沙门果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卷三十九;《贤愚经》卷三;《阿阇世王问五逆经》;《撰集百缘经》卷十〈长老比丘在母胎中六十年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