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耶舍(梵Yaśa,巴Yasa)


  佛灭后百年左右,对于毗舍离之跋耆子比丘所行之十事判为非法之保守派僧。又作夜舍,或耶舍陀(Yaśoda)、耶舍迦兰陀子(Yasa-kākaṅḍakaputta)、耶舍陀迦兰提子、耶舍迦那子、耶须拘迦迦乾陀子,或迦乾陀子耶舍。出身为印度婆罗门种。后出家归投佛门。夙通三藏,证阿罗汉果,得六神通。
  佛灭后百年左右,迦罗育王治世时,毗舍离地方的跋耆子等人主张“可以接受金银布施”等十事为出家人之可行之事,当时耶舍认为这十事违背戒律。于是,耶舍等保守派僧人乃与跋耆子等改革派僧人在毗舍离举行七百人结集大会,以讨论此事。结果大会判定十事非法。这件事被史家称为第二结集,或七百结集。依锡兰《岛史》与《大史》所载,这件事是原始教团分裂为上座、大众二部的原因。
  [参考资料] 《四分律》卷五十四;《十诵律》卷六十;《善见律毗婆沙》卷一;《五分律》卷三十;《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四十;《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