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肉食妻带
日本佛教用语。即食肉娶妻之谓。指出家比丘之食用荤腥与结婚娶妻。一般说来,出家者禁行淫行系佛所严制,大乘经论中虽屡提及在家菩萨蓄妻之事,但出家菩萨行不净行,仍不被允许;且经典中亦每以出家者蓄妻为末法之象征,如《摩诃摩耶经》卷下云(大正12‧1013c)︰“千一百岁已,诸比丘等,如世俗人嫁娶行媒,于大众中毁谤毗尼。千二百岁已,是诸比丘及比丘尼,作非梵行,若有子息,男为比丘,女为比丘尼。”《大悲经》卷三〈礼拜品〉云(大正12‧958a)︰“于当来世,法欲灭时,当有比丘比丘尼,于我法中,得出家已,手牵儿臂而共游行。从酒家至酒家,于我法中,作非梵行。”
关于肉食的种类,小乘诸部唯禁食象、马、龙、狗、人等五种肉或人、龙、象、马、狗、乌、鹫、猪、猕猴、狮子的肉。其他如系“三净肉”,则可食用。此“三净肉”即未见故意为我杀生、不闻为我杀生,及不疑为我杀生者。此外,又有所谓“九种净肉”者,此即不见、不闻、不疑、自死、鸟残、不为己杀、先干、不期遇、前已杀等九种肉。依小乘律典之规定,此九种净肉亦允许食用。但大乘佛教则较为严格。依《梵网》《涅槃》《楞伽》等大乘经典所载,食肉断大悲佛种,故禁止食一切肉。
佛教传入中国时,出家剃染之殊风异俗,迥异先圣所说,故斥之者不少;然出家僧侣中并非全能秉持净律者,饮酒蓄妻者亦有之。东晋译经名师鸠摩罗什见逼于吕光,纳龟兹国王女;其后,姚兴又将侍妾十人赠与罗什。故罗什常于讲说之际,以莲生于泥中之喻,劝大众唯采莲华勿芋卫泥。
《佛祖统纪》卷四十三收录有诏书一则(大正49‧399c)︰“粤俗,杀人祭鬼,僧置妻孥。所在长吏诫厉,以顺正教。”作者志磐附注云︰“磐少时客南海,见乡落僧居畜妻养子。皆能执钹鼓,从事于赴请。(中略)尝闻,蜀僧在乡多畜妻子,平时习熟,公私不以为非。”然此等食肉娶妻之僧人,在我国佛教史上仍属少数。迄今为止,素食独身仍为我国僧人必须严守之戒规。如有逾越,必受指责。
日本平安朝以后,诸国讲读师多是蓄妻之徒。到藤原末期,醍醐寺僧仁宽于关东唱导真言立川流,以男女阴阳道为即身成佛之秘术。密传其旨以来,习其邪说者众,因而僧仪废坏。其后,源空门徒中,有主张依凭弥陀本愿而不怖造恶者。彼等称守律仪者为杂行人,并公然淫酒食肉。亲鸾因六角堂救世观音之灵告,娶玉日姬为妻,自此之后,真宗诸寺皆世袭相续,以“肉食妻带”为宗仪。德川时代,对真宗肉食妻带之行予以批难者颇有其人。然至宗五年(1872),政府公告僧侣可随其意愿而肉食妻带。此后,真宗以外之宗派亦逐渐沾染其风。迄今为止,有僧职之日本佛教徒,大多已与俗人无异。素食独身者,已罕见其人矣。
[参考资料] 《四分律》卷四十二;《十诵律》卷三十七;《贤愚经》卷十二〈波婆离品〉;《大品般若经》卷一〈奉钵品〉;旧译《华严经》卷十五〈十回向品〉;《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元亨释书》卷二十九;上田天瑞《戒律の思想只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