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胁尊者(梵Parśva,巴Passa,藏Rtsibs-logs)


  中印度人。音译波(婆)栗湿缚,意译为难生。又称胁比丘、胁罗汉、长老胁、勤比丘。依《付法藏因缘传》所说,胁尊者为受佛付法的第九祖,然依禅宗传灯说,则为西天第十祖。
  关于胁尊者的事迹,众说纷纭。《付法藏因缘传》卷五说︰由于宿业之故,胁比丘留于母胎内六十余年,故生下之后,即白发皤皤。后来,厌倦在家生活,遂从佛陀蜜多出家,不久,于座上得阿罗汉果。又以勤修苦行,日夜坐禅,胁不卧席,故称胁比丘。《景德传灯录》卷一与《大智度论》卷九十九则谓其因精进努力,故称勤比丘。
  《大唐西域记》卷二谓胁尊者近八十岁出家,为城中少年所耻笑,乃誓通三藏之理,通三界之欲,得六神通、八解脱。此后,昼则研习教理,夜乃专念坐禅。三年后,得阿罗汉果。《大毗婆沙论》谓其为说一切有部的优秀学者,二世纪之前,活跃于西北印度。又,依《景德传灯录》卷一所说, 胁尊者曾授法富那夜奢,传法偈为“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
  [参考资料] 《出三藏记集》卷十二;《宝林传》卷三;《祖堂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