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胎藏四部仪轨
十一卷。乃略摄《大日经》诸品之义趣,且说明胎藏界的供养法及诸尊印明的四部仪轨。简称《四部仪轨》。即︰
(1)《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三卷,唐‧输婆迦罗译,简称《摄大仪轨》。
(2)《大毗卢遮那经广大仪轨》三卷,唐‧善无畏译,简称《广大仪轨》。
(3)《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二卷,唐‧玄法寺法全撰,简称《玄法寺仪轨》。
(4)《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菩提幢标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瑜伽》三卷,唐‧青龙寺法全集。简称《青龙寺仪轨》或《青龙仪轨》。
此四部仪轨之中,《摄大》《广大》两仪轨旨在揭示十方三世诸佛流入大日如来法界曼荼罗的妙行。《玄法》《青龙》二仪轨旨在显示释迦牟尼如来于大日如来法界曼荼罗中开会的仪相。
其中,第一部《摄大仪轨》之第一卷题为〈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内容说明九方便、九重阿字观、入佛三昧耶、法界生、转大法轮、擐金刚甲、啰字观、无能堪忍、器界观(五轮观)、道场观、三力、虚空藏明妃、请召、五种供养、四智赞、献阏伽、振铃、结方隅、本尊加持、本尊观。
第二卷题为〈摄大毗卢遮那经大菩提幢诸尊密印标帜曼荼罗仪轨〉,内容先说无害力三昧、无等三力明、法界生、转法轮、作坛法。其次依中台八叶,第一重东方(遍知院)、北方(观音院)、第二重东方(文殊院)、南方(除盖障院)、北方(地藏院)、西方(虚空藏院)、第一重南方(金刚手院)、西方(持明院)、第三重东方(释迦院),及第三重释迦牟尼的北隅、南隅、南方、西南隅、西方、西北隅、北方、东北隅(外金刚部)的次第,顺序列举诸会诸尊的真言。其次记述引入度者、护摩、嚫施、正觉坛及作法、四重禁戒。
第三卷题为〈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悲胎藏转字轮成三藐 1三佛陀入八秘密六月成就仪轨〉,内容说明三部四处轮观、秘密八印、百光遍照王、六月念诵等。
此外,《广大仪轨》之主旨虽与上述《摄大仪轨》相同,但曼荼罗诸会的方位则有差异,其中台八叶的次第改为︰第一重遍知院、观音院、金刚手院、持明院,第二重文殊院、除盖障院、地藏院、虚空藏院,第三重释迦院及外金刚部院。又,《玄法寺仪轨》《青龙寺仪轨》等两仪轨,所列举供养法的次第和曼荼罗诸会方位的次第与《摄大仪轨》相同,但供养法所结的印契则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卷上;《宝册钞》卷二;《诸仪轨传授目录》;《秘密仪轨随闻记》卷十八;《秘密仪轨传授口决》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