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胜军(梵Jayasena)
七世纪时在中印度杖林山讲学的佛教居士。原为西印度苏剌佗国人,梵名阇耶犀那。氏年幼即好学,初从贤爱学因明,又就安慧学声明及大小乘论,后随戒贤穷究《瑜伽师地论》之奥旨。此外,亦精通四吠陀、天文、地理、医方、术数等学术,以博学内外而名重一时。
时,摩揭陀国满胄王闻其学德,遣使迎为国师,并封赐二十大邑,然氏辞而不受。满胄王死后,戒日王又以乌荼国八十大邑为封邑请氏担任国师,氏仍坚辞。后于杖林山集徒讲学,弘阐佛法。从学道俗,常达数百。玄奘西游时,曾在其门下二年,学习《唯识决择论》《成无畏论》《不住涅槃论》《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等书,以及瑜伽、因明等方面之义理。
氏年近七十,仍耽读不倦。讲经之余,常以香泥作小塔,并置经文于其中。毕生造塔无数。
《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云(大正44‧121b)︰
“故有大名居士,声德独高,道颖五天,芳传四主,时贤不敢斥其尊德,号曰抱蹉迦,此云食邑。学艺超群,理当食邑,即胜军论师也。四十余年,立一比量云︰诸大乘经皆佛说宗。”
◎附︰《大唐西域记》卷九(摘录)
杖林中近有邬波索迦阇耶犀那者(唐言胜军),西印度刹帝利种也。志尚夷简,情悦山林,迹居幻境,心游真际。内外典籍,穷究幽微。词论清高,仪范闲雅。诸沙门婆罗门外道异学国王大臣长者豪右,相趣通谒,伏膺请益。受业门人,十室而六。年渐七十,耽读不倦。余艺捐废,惟习佛经。策励身心,不舍昼夜。印度之法,香末为泥,作小窣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谓之法舍利也。数渐盈积,建大窣堵波,总聚于内,常修供养。故胜军之为业也,口则宣说妙法,导诱学人。手乃作窣堵波,式崇胜福。夜又经行礼诵,宴座思惟。寝食不遑,昼夜无怠。年百岁矣,志业不衰。三十年间,凡作七拘胝(唐言亿)法舍利窣堵波。每满一拘胝,建大窣堵波而总置中,盛修供养,请诸僧众,法会称庆。其时神光烛曜,灵异昭彰。自兹厥后,时放光明。
[参考资料]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四(本);《成唯识论了义灯》卷四(本);《成唯识论演秘》卷三(本);《成唯识论同学钞》卷二十四(三之四);《三国传记》卷四;《解说西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