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能仁寺
(一)位于江苏吴县西北︰据传开山祖为宋代云门宗僧传宗(生卒年不详,系雪窦重显的法嗣)。宋代称为承天寺,明代改称能仁寺。以寺前有二土阜,故亦名双峨寺。
(二)位于江苏江宁︰号天竺山能仁寺。创建于刘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唐代会昌法难后荒废。大中年间(847~859)重建,改称报先院。至宋‧开宝年间(968~976)再度废绝,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兴复,称承天寺。政和年间(1111~1118)改称能仁寺。
(三)位于江西九江市东部︰为江西九江市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502~549),原名承天寺。唐‧大历年间(766~779)由白云守端禅师重建,明‧弘治二年(1489)改称今名。后历经重修、扩建,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九年(1870)所修。有大雄宝殿、金刚殿、铁佛殿、左右禅房、藏经楼等古建筑,以及大胜塔、双阳桥、飞来石船、雨穿石、冰山、雪洞、诲尔泉等七景,规模宏丽,气势雄伟。其中,大胜宝塔位于大雄宝殿东南侧,建于唐代。塔为七级六面的砖石结构,高四十二点二六公尺。千余年来,历经震灾及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寺址现已成为“九江市博物馆”馆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