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自相惑‧共相惑
指对自相或共相所起的惑。自相惑(sva-lakṣaṇa-kleśa)指迷于色声等各法之自相的烦恼。又称自相烦恼。《俱舍论》卷二十谓其体有贪、瞋、慢三种。《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八另加嫉、悭二种而成五种。此惑为缘各别法而起之惑,故云自相惑。共相惑(sāmānya-kleśa)是缘诸法共通之苦、空、无常、无我等共相而起的惑。略称共惑。《俱舍论记》卷二十界定所谓自相、共相的意义云(大正41‧309c)︰“缘别法生,名为自相;缘多法生,名为共相。”此外,与贪等相应之无明,属于自相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