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至那仆底国(梵Cīnabhukti)
北印度古王国。位于阇烂陀罗国之西,统有今比亚斯(Bias)河与设多阇卢(Sutlei)河会流处以南一带。首都被推定为费罗遮波尔(Ferozepore)。
据《大唐西域记》卷四所载,此国昔为中国河西一王子作迦腻色迦王的人质时,所居的冬宫,名至那仆底(汉译汉封)。意指由汉土来的王子之封土。其区域周围二千余里,大都城周围十四五里。稼穑滋茂,果木稀疏;编户安业,国用丰赡,气序温暑,风俗怯弱;学综真俗,信兼邪正;有伽蓝十所,天祠八所。首都东南五百余里有答秣苏伐那(Tamasāvana,汉译阇林)寺,僧徒三百余人学习说一切有部。德行清高,小乘学特别博究。02相传佛灭后三百年间,迦多衍那论师曾在此作《发智论》。
又依《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所述,玄奘往诣此国的突舍萨那(Toṣasana)寺时,适逢大德毗腻多钵腊婆(Vinītaprabha,调伏光),乃滞留此地十四个月,学习《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
[参考资料]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Vol. ;《On Yuan Chwang》Vol.Ⅰ;《解说西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