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色拉寺(藏Se-ra)


  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位于西藏拉萨市北三公里的山麓下。系明‧永乐十七年(1419),宗喀巴的弟子绛钦却杰(Byams-chen chos-rje)奉师命所创。明、清期间,寺宇迭有增扩。建筑宏伟壮观,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为拉萨三大寺。
  寺院殿堂依山势而建,采平顶碉房式建筑,具有藏族建筑艺术的特色。在布局上与塔尔寺相仿。经堂建筑为主体部位,众多的僧舍见隙安插,居于陪衬地位。主要殿宇有措钦大殿、寿扎仓、结扎仓、阿巴扎仓(即经学院)及二十八座康材(即僧舍)等。措钦大殿内壁画优美,佛像高大,其中弥勒佛及八菩萨像之雕刻尤为精细古朴。阿巴等三学院中,有二学院专修显教,另一学院专授密教。十七世纪时,额定僧众五千五百人,至1959年时全寺常住僧已达九千人。
  明‧永乐年间绛钦却杰代表宗喀巴赴北京,为太宗皇帝宣讲喇嘛教义,其后太宗敕令开刻藏文大藏经《甘珠尔》。此即所谓“永乐版”。绛钦却杰归藏时,携回其中一部,成为此寺的珍藏。此外,寺内珍藏的文物尚有旃檀木雕十六尊者像、明代织造的大慈法王缂丝像一幅,以及明‧宣德年间所制的金银器与各类佛像、唐卡、法器、供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