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苏曼殊(1884~1918)


  近代中国文学家。广东中山县人。生于日本横滨,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元(玄瑛),更字子谷,小字三郎。披剃后法名博经,自号曼殊,别署燕子山僧、南国行人等。关于其身世,颇多异说,一说其为混血儿,系父纳日本女子所生;一说系日人所生,随母来归。或谓系父在横滨经商时与日本女子所生,后由日妾河合仙抚养。
  六岁时随父返国,不久父亲经商失败,家境中落,更遭族人欺凌。十三岁离粤赴沪,寄食姑母家中,学习中、英文。十五岁得表兄资助,赴日留学,先后就读于横滨大同学校、东京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班、成城学校等。返国后,曾参加反清活动。二十岁时出家,入广州长寿寺为僧,诣惠州(今广东惠阳)受大戒。尔后开始四海为家的流浪生活,并以上海为中心,往来于日本、暹罗(今泰国)、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其间兼习梵文,担任金陵刻经处祇洹精舍讲师,从事文化活动。1918年病逝于上海,年仅三十五岁。
  师虽形为僧人,然平素不作佛事,性格率真,不从流俗。于诗、文、小说、书画皆所熟谙,诗歌尤着,故有“诗僧”之誉。诗文收入《苏曼殊全集》。著有小说《断鸿零雁记》《焚剑记》《绛纱记》《人鬼记》等,译有《拜伦诗选》《悲惨世界》等,另编有《梵文典》《梵书摩多体文》《埃及古教考》《汉英辞典》等书。
  [参考资料] 于凌波《中国近代佛门人物志》第一集;郭格〈苏曼殊生平及思想〉(《名僧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