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草堂寺
三论宗祖庭。位于陕西户县圭峰北麓草堂营村。始建于东晋末年,原为逍遥园,后改建为寺,称为“大寺”。是西域高僧鸠摩罗什译经的地方。魏末周初,大寺一分为四,草堂寺即其中之一。唐代改为栖禅寺,天宝(742~755)初年,飞锡住寺弘扬净土。元和年间(806~820),宗密也常驻锡此寺。
宋‧乾德四年(966)改名清凉建福院。金代复称草堂寺。到元代,逍遥园、栖禅寺、草堂寺三名并用。清‧雍正十二年(1734),敕谥罗什之门人僧肇为“大智园正圣僧”,并改名圣恩寺。同治以后,寺宇几全毁。西元1952年至1956年曾进行两次大整修,1981年开始翻新大殿、僧房。
寺内现有罗什寂后,当时门人为其所立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塔高约二点四公尺,塔身八面十二层。系由砖青、玉白、乳黄各色大理石雕砌而成。另有新建大殿五间,内供阿弥陀佛坐像一尊,日本赠鸠摩罗什木雕坐像一尊。回廊十二间,内壁嵌列古碑石二十余方。钟楼一间,内放忿一口。鼓楼一间,内竖“定慧禅师传法碑”。
又,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雾”即在本寺。寺西北边有一水井。每当夕阳西下,水气上升,缭绕于空,雾气腾腾,故称“草堂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