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莲华生(梵Padma-sambhava、Padmasaṃbha-va,藏Padma Ḥbyuṅ-gnas)


  西藏佛教初兴时的一位大阿阇黎,宁玛派的开创者。据多罗那他(1575~1633)所著《莲华生传》记载,莲华生在东印度提婆波罗王时,生于乌苌国。于大众部出家受具戒。遍参知识,广学显密教典。西元750年到尼泊尔。次年离尼泊尔来到西藏地区。752年,他和藏王赤松德赞见面,与菩提萨埵等共议建寺事。754年,桑耶寺建成。次年,他和菩提萨埵二人欲回印度,藏王挽留未成,即遣使送他返印(一说藏王逝世后始返印)。
  莲华生离藏后先到达罗毗荼洲,教化国王皈依佛教,从摩揭陀请来三藏的亲教师多人,建立毗陀、遏陀、苏陀三大寺。莲华生住此洲弘扬佛教十二年。
  莲华生的著述收入《西藏大藏经》的有《圣青衣金刚手修法广释》《金刚摧坏陀罗尼释金刚炬》《吉祥空行世间怙主修法》《秘密书状》《五三摩耶》《普遍怡悦修法》《长行述阿啰波左那修法》《照明宫殿现现除暗灯》等。另外还有一些题名莲花金刚着的作品,其中一部分也可能是他的著作。他还和遍照同译一部《金刚恐怖真言集根本续》也收在《甘珠尔》中。莲华生
  莲华生本人,对其思想学说没有系统性的著述流传。和他有密切关系的寂护以及莲华戒属于中观自续派;无垢友则是弘扬般若的一位大师,撰有《文殊般若广释》和《心经广释》等著作。莲华生的思想可能和他们相近。
  莲华生在西藏培养造就人才很多,传说其中得到密宗悉地的,有藏王和臣民二十五人︰如虚空藏、佛智、遍照、玉扎宁波、智童、柱德积等人均为当时有名的译师。(郭元兴)
  ◎附一︰〈莲华生大士〉(摘录自《佛菩萨圣德大观》)
  在西藏佛教史上,莲华生大士是一位兼具有历史地位与宗教地位的重要人物。依史实所传,他是西藏宁玛巴(红教)的始祖,也是奠定西藏密教基础的大德;在宗教地位上,西藏人以为他是阿弥陀佛之化身、观世音菩萨之法语与一切佛之心性所汇合而成的大士。
  莲华生大士是八世纪时北印度乌仗那国人。西元747年左右,他应西藏国王赤松德赞的邀请,入藏弘法。相传他是一位密教大成就者,其随行弟子二十五人也都具有法力,加上其弘法方式甚为善巧,因此不久即扭转西藏人的苯教(Bon-pa)信仰,而使之改信佛教。
  关于莲华生的神异事迹在西藏流传甚广。据西藏人的传说,他生在释迦牟尼涅槃后八年,曾师事阿难尊者。在他入藏以前,曾在印度尼泊尔弘法数百年。初入西藏时,曾以杖拄地,地即涌出清泉。此外,其制伏鬼患、毒龙、幽灵等传说,也颇为西藏人所乐道。
  在西藏密法中,莲华生大士甚受一般修持密法者所崇仰。〈莲华生大士心咒〉(有二咒。{1}嗡阿吽‧俾扎古鲁俾嘛斯底吽。{2}嗡贝嘛贝扎吽)、〈莲华生大师消除障道祈请颂〉、〈莲华生上师启请文〉以及〈莲师十三法〉等,都是西藏宁玛派行者所常诵的。在《西藏大藏经》中,也收集了许多他的著作,可见他是一位学与术并臻上乘的密教尊者。
  ◎附二︰王辅仁《西藏佛教史略》第三讲第一节(摘录)
  莲华生是邬仗那(地在今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一带)人,因而又被称为邬仗那活佛。他是寂护的妹夫,是印度佛教密宗的大师。寂护由于对吐蕃的反佛教势力无能为力,才想到去请他来吐蕃应付局势。但是在藏文佛教史籍上说是赤松德赞派人到尼泊尔重新迎请寂护大师回来,另外又派人去请莲华生,于是寂护和莲华生都接受了邀请,分别来到了吐蕃。这些史籍描写莲华生到吐蕃的经过时说,他预先知道吐蕃赞普要邀请他,于是主动动身,和迎请他的人在芒域相会,接着一路上逢妖捉妖,遇怪降怪,神乎其神;还说他是人间最大的咒师,许多魔怪都被他用密咒“调伏”了。
  对于以上的这些史料,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
  (1)寂护的被迫撤退,说明当时吐蕃社会对印度佛教排斥得很激烈,特别是寂护所代表的印度佛教大乘显宗的教法,更没有办法和吐蕃传统的苯教观念相抗衡,所以才有寂护请莲华生到吐蕃的事情出现。莲华生的那一套咒法,可能会被接受下来,起码是较为接近吐蕃的传统观念的。
  (2)这时赤松德赞对于佛教各个派别还没有重此轻彼的倾向,他派人去印度、汉地,邀请佛教各派代表人物,表现了兼容并包的态度。
  (3)莲华生是印度大乘佛教中的密宗咒师,而根据印度历史记载,公元八世纪下半期佛教在印度早已衰微了,因此莲华生的主动进藏,同样也是为印度佛教谋求出路的。
  (4)所谓莲华生一路“调伏”魔怪,其实是印度佛教的密宗战胜了苯教的一个反映,起码也是反映了密宗在吐蕃社会上遇到的阻力较小的情况。
  寂护和莲华生来到吐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印度佛教建立根据地,这就是兴建西藏佛教史上第一个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桑耶寺。
  [参考资料] 《莲华生大士应化因缘圣迹记》;G. Tucci着‧耿升译《西藏的宗教》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