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莲如(1415~1499)
日本净土真宗僧。京都人。名兼寿,幼名布袋丸、幸亭丸。永享三年(1431),从青莲院尊应剃度出家。长禄元年(1457),继任本愿寺第八世,致力于净土教之弘传。宽正六年(1465),大谷本愿寺遭睿山僧众烧毁,师得坚田、金森等门人的协助,前往东国、北国、三河等地避难。文明元年(1469),于三井寺南别所建寺,安置祖像。十二年,建立山科本愿寺,中兴本愿寺。延德元年(1489),五男实如继任其职,师退居山科。其后,敦化诸方,并草创大参石山坊舍(后称石山本愿寺)。明应八年示寂,世寿八十五。谥号“信证院”。明治十五年(1882),敕谥“慧灯大师”。著有《御文》《正信偈大意》《真宗领解文》等书。
◎附︰村上专精着‧杨曾文译〈莲如〉(摘录自《日本佛教史纲》第三期第二十六章)
净土真宗本愿寺第八祖莲如上人,是存如上人的长子,名兼寿,幼名“布袋□”或“幸亭□”,六岁丧母,十七岁入青莲院剃发出家,后来到南都大乘院学法相宗。他幼时就有兴隆祖教之志,三十三岁时到关东访问亲鸾圣人的遗迹,过了两年又到北部地区。长禄元年(1457),存如上人因病圆寂。莲如上人的继母想废他而立次子应玄。他的叔父如乘当时在越前,听说此事以后立即到达京都,立莲如做继承人。如乘是存如上人的幼弟。
宽正元年(1460),莲如传教很有进展,当日莲宗发展到江州(今滋贺一带)地方时,睿山的僧徒称此教是“阿弥陀佛无碍光的邪义”,诽谤国神,排斥他宗,并以此为理由命令本愿寺停止念佛,在金森和坚田的道场袭击莲如上人的弟子道西以及信奉者。虽然不久以后双方得以和解,但到宽正六年莲如上人在大谷建立日华门的时候,睿山徒众更加愤概,西塔的众徒数百人,下来放火焚烧本愿寺,并想挖掘亲鸾圣人的坟墓。越前的信徒,起而防御,才使这一企图未能实现。于是,莲如上人与他的两三个门徒一起奉着日莲像逃到大津,投靠三井园城寺。这是因为三井寺与睿山有矛盾的缘故。在这个期间,莲如上人常常往来于坚田与金森之间,大力传教,后来到东国及摄河去巡游。应仁二年(1468)再次回到近江,第二年在南部创立分院,此即近松显证寺。
文明三年(1471)四月,他心里深有所思,飘然离开此地到达北陆地方,选择越前吉崎某个地方,开辟荆棘,铲平山地,初次在此建立寺院。此讯一经传出,远近各地,甚至遥远的出羽、奥州(日本东北部的陆奥,今青森)等地,男女老幼相聚而来,人多若市,各寺主都在此寺旁边建筑房舍。莲如于此地住了五年,尽力驳斥“秘事法门”的邪义,努力矫正诽谤诸宗、轻蔑诸神的流弊。当时的加贺国司富□政亲,对于专修念佛的净土真宗僧徒结党对抗武士颇为憎恶,想借故予以平定。文明六年,富□政亲派人偷偷地放火烧毁了吉崎坊(寺舍),并想杀害莲如上人。据说这是采用了下间莲崇的奸计。
莲如于文明八年八月,秘密地从吉崎逃到若狭,驾舟到达摄津,并且再到河内(在今大阪)、纪伊等国化教;出口的光善寺、富田的教行寺、界的信证院等,都在此时建成。文明十年正月,由于道西的劝请,他又到了江州,第二年在山城宇治的山科营建佛殿作为本寺,到文明十四年完全建成,此即松林山本愿寺。过了七年,他把寺务委托给光兼(实如),自己住在南殿,在明应五年(1496)九月又在摄津石山建造分院作为退隐之所。此外,他在各地修建的寺院也很多。在这个期间,佛光寺的经豪、证诚寺的善镇、锦织寺的胜慧等人,都来归到他的名下。明应八年二月,他把自己的孩子召到病床旁边,告诉创业之艰难,守成之重要的道理,二十五日,以八十五岁的高龄入寂。他被称为“本愿寺的中兴之祖”。
大抵莲如上人对人的教导,其言语平易而不艰深,使无知识之民都能透彻了解其教义的真意。他寂灭以后,其孙圆如,选出莲如的遗书八十封,编为五帖,这就是所说的《御文》。此外还有《帖外御文》七十四封、《夏御文》《改悔文》等,虽然只是一些书信,但也是本宗派的重要教典。莲如有二十七个儿女,其中男孩子十三人。他的门弟中帮他化教的也很多。长子光助(顺如),比他早寂,其五子实如嗣其法位。
[参考资料] 稻叶昌丸《莲如上人行实》《莲如上人遗文》;《莲如上人御一代闻书》;百濑明治《大实业家‧莲如》;丹羽文雄《莲如》(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