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菩提仙那(梵Bodhisena;704~760)
又作菩提仙那。意译觉军。南天竺(一说中天竺迦毗罗卫国)人,为婆罗门种,俗姓婆罗迟。神情湛寂,气宇明敏。遥闻五台山文殊菩萨灵应而来中国。其时,日本遣唐使多治比真人广成及留学僧理镜等入唐,邀请师东渡,师慨然允诺,于开元二十三年(735,一说十八年)与道璇及林邑国佛哲赴日,历经艰难,而于圣武天皇天平八年(736,一说十八年或十九年)抵达日本。其后,奉诏入京,住大安寺,常讽诵《华严经》。天平胜宝三年(751,一说二年)任僧正,四年东大寺大佛落成,应行基等之推举为“开眼供养”导师。后复奉敕与良辨、行基等人创建近江石山寺。天平宝字四年,西向念阿弥陀佛而示寂,享寿五十七。世称婆罗门僧正、菩提僧正,或单称菩提。门人有春然、修荣等。
[参考资料] 《南天竺婆罗门僧正碑》;《元亨释书》卷十五;《大安寺菩提传来记》;《游方记抄》(七)〈唐大和上东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