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菩提心论


  一卷。唐‧不空译。全称《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又作《金刚顶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论》《瑜伽总持教门说菩提心观行修持义》《瑜伽总持释门说菩提心观行修行义》。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二册。
  本论内容初谓(大正32‧572b)︰“若有上根上智之人,不乐外道二乘法,有大度量,勇锐无惑者,宜修佛乘,当发如是心,我今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旨在劝诫发菩提心。其次立行愿、胜义、三摩地三门,说明菩提心之行相。日本‧弘法大师空海在《辨显密二教论》卷上尝赞叹此书,文云(大正77‧378b)︰“此论者,龙树大圣所造千部论中密藏肝心论也,是故显密二教差别浅深及成佛迟速胜劣,皆说此中。”又,关于本论之作者,诸说纷纭,台密家以本书为不空集;真言宗则谓不空译、龙树造;或有以书中多处引用《大日经》《大日经供养法》及《大日经疏》等之文句,而推测系唐代密宗祖师一行以后之著作。
  本论注疏书颇多,有《秘释》一卷(觉鍐)、《初心钞》二卷(赖瑜)、《愚草》四卷(赖瑜)、《悉多钞》二卷(道范)、《闻书》三卷(宥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