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葱岭


  新疆省西南帕米尔高原地方之泛称。又称雪山、□山。《水经》〈河水注〉谓山中生葱,故称葱岭。《大唐西域记》卷十二〈活国〉条记载,葱岭南接大雪山,北至热海千泉,西至活国,东至新疆之乌铩国,东西南北各数千里。可知此地所指范围甚广,与现今所称帕米尔高原之地域略同。兴都库什、喀喇昆仑、喜马拉雅、昆仑及天山诸大山脉皆会于此,古来称之为天地之中心,又称世界之屋脊。
  葱岭地当中国与西方诸国、印度之间的通路,在历史上颇为著名。如《汉书》〈西域传〉卷六十六记载南北两道,谓南道系从莎车(今之叶尔羌)逾葱岭,西出大月氏、安息,北道从疏勒(今之喀什噶尔)逾葱岭,出大宛、康居、奄蔡。又依《高僧法显传》所载,法显由子合国南行四日至葱岭,更至山中竭叉国(喀什噶尔),后越葱岭入北天竺。该书并叙及葱岭之地势,云(大正51‧857c)︰“葱岭山冬夏有雪,又有毒龙,若失其意则吐毒风,雨雪飞沙砾石。过此难者,万无一全,彼土人即名为雪山也。”《洛阳伽蓝记》卷五记载北魏时,惠生与宋云一起从朱驹波国(子合)至葱岭中的汉盘陀,并述及葱岭的地势。
  其后,隋代的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唐代玄奘、慧超及悟空等人,皆曾越葱岭至西方诸国。此中,慧超于《往五天竺国传》云(大正51‧979a)︰“又从胡蜜国东行十五日,过播蜜川,即至葱岭镇。此即属汉,兵马见今镇明显。此即旧日王裴星国境,为王背叛,走投土蕃。然今国界无有百姓,外国人呼云渴饭檀国,汉名葱岭。”由此等记载,可知在葱岭中,原存有许多小国。
  [参考资料] 《高僧传》卷二〈佛驮跋陀罗传〉〉、卷三〈昙无竭传〉;《释迦方志》卷上;《续高僧传》卷二;J. Wood《A Journey of the Source of Riv-er Oxus》;N. Curzon《The Pamirs and the Sourceof the Oxus》; T. Watters 《On Yuan Chwang》;A.Stein《Ruins of Desert Cath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