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薄拘罗(梵Bakkula、Bākula、Vakkula、Vaku-la,巴Bakkula、Bākula,藏Ba-ku-la)


  佛陀之弟子之一。又作薄矩罗、薄俱罗、薄拘卢、波拘卢、婆拘罗、缚矩罗、薄罗。意译重姓、卖姓、善容。依《贤愚经》卷五〈重姓品〉所述,薄拘罗为舍卫国长者之子,幼时落入河中,为一大鱼所吞,至下游,鱼为奴所捕,并将之卖出,买者自鱼腹中得到仍然生存之薄拘罗。薄拘罗之父母闻而求子,然买者不与。后由国王判为两家共养。在巴利文《长老偈注》中,亦有此一故事,且以其生国为憍赏弥(Kosambī),大河为遥扶那(Yamuna)河。
  然依《大智度论》卷二十四、《付法藏因缘传》卷三所载,薄拘罗幼时为其母所嫌恶,尝被掷置饼炉及有热汤之釜中,皆不死,后被投入河中,为一大鱼所吞食,捕鱼师钓得此鱼,卖与薄拘罗之父,乃得救。又,依《杂阿含经》卷二十三、《贤愚经》卷五所载,薄拘罗于过去毗婆尸佛之时为一长者,持三归不杀戒,因以一钱布施彼佛,尔后九十一劫常得无病福祐。另有记载谓在鞞婆尸佛之时,薄拘罗在槃昙摩国卖药,以一呵黎勒药供养诸比丘。由此功德,九十一劫不堕恶道,生于天上人间,得福乐自然。
  后来,薄拘罗归依佛陀,修道不怠,少欲知足,常乐闲静,遂证得阿罗汉果,被列为大弟子之一。且相传终生无有疾病,寿百六十岁,世称长寿第一云云。
  此外,《有部毗奈耶药事》卷四记载,杵山有薄拘罗仙人,下山归依佛,证不还果,为上首。据说此人又称“着树皮衣苾刍”,与上述之薄拘罗同名异人。
  [参考资料] 《增一阿含经》卷三、卷十三;《诸德福田经》;《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薄拘卢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二;《顺正理论》卷五十九;《翻梵语》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