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虚无僧


  日本普化宗僧侣的别称。又称虚妄僧、荐僧、菰僧、普化僧、暮露、梵论、梵论子、马祖。普化宗为临济禅之支派。虚无僧头戴名为“天盖”之深草笠,不着僧衣,颈挂袈裟及方便囊,口吹尺八,行乞诸方。关于“虚无”一语,有说系源自镇州普化禅师“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方八面来旋风打,虚空来也连架打。”的本则颂,另一说谓系源自楠木正成之孙正胜号为虚无,常吹尺八行游诸方,故名。
  依《三十二番职人歌合》所载,可知日本在足利中期已有“虚无僧”之名传世。江户时代,普化宗成为武士修行之宗派,非武士者不得入门,虚无僧遂多为勇士浪人。时,彼等以尺八、天盖、袈裟,或挂络等为宗具,被允许携带木太刀及怀剑,并以武藏国(东京、崎玉)青梅之铃法寺、下总国(千叶、茨城)小金之一月寺,及京都明暗寺为本寺而行脚全国。但自江户中期以降,游荡无赖之徒多藉虚无僧之身份而横行于世。明治四年(1871),普化宗遭废止,虚无僧乃告剧减,明治二十一年,组织明暗教会之后,稍恢复此一传统。
  [参考资料] 《虚铎传记》卷上;《普化宗杂记》卷上;《普化宗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