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虚空藏菩萨(梵ākāśa-garbha、Gagana-gañja,藏Nam-mkhaḥi-sñin-po、Nam-mkhaḥ-mdsed)
汉译又称虚空光等菩萨。相传此菩萨所具之福智二藏无量无边,犹如虚空,因此乃有此名。
依《虚空藏菩萨神咒经》所载,世尊对此菩萨甚为赞叹,该经云(大正13‧657a)︰“虚空藏菩萨(中略)禅定如海,净戒如山,智如虚空,精进如风,忍如金刚,慧如恒沙。(中略)其身即是诸佛法器,(中略)诸天眼目,人之正导,畜生所依、饿鬼所归,地狱救护众生法器。(中略)应受一切众生最胜供养。”可见此一菩萨功德之殊胜。
依佛典所载,虚空藏菩萨对一切众生甚为慈愍,常加护持。如果有人赤诚、如法地礼拜过去世三十五佛之后,再别称大悲虚空藏菩萨名号,则此菩萨当会现身加以庇佑。依《观虚空藏菩萨经》的描述,他的形像是“顶上有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见如意珠,即见天冠。此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现。如意珠有十方佛像现。菩萨身长二十由旬,若现大身,与观世音等。”关于此菩萨之住处,依《大方等大集经》卷十四所载,此菩萨住在东方大庄严世界之一宝庄严佛所。曾与十二亿菩萨俱来娑婆国土,对释尊发出诸问,并述说种种法义。依《虚空藏菩萨经》所载,此菩萨住在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之胜华敷藏佛所。曾与十八亿菩萨来诣娑婆世界,说破恶业障陀罗尼,令众生得福德,诸愿满足。
在密教中,此菩萨为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主尊,释迦院释迦之右方胁士,亦为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之一。
在我国佛教界,“虚空藏菩萨咒”也是佛教徒常持诵的真言。一般人总以为该咒的特色是增长记忆力。实则虚空藏菩萨的慈悲、方便与愿力,与观世音菩萨都甚为相似。经典曾说他“为诸众生成就大慈,常化众生而无休息。”可见增长众生的记忆力,只不过是其无量菩萨行愿的一小部分而已。
八世纪时,虚空藏信仰传入日本,僧侣间颇盛行虚空藏求闻持法以增进记忆力,日僧空海即曾修此法。而在民间,也普遍信仰虚空藏菩萨能增进福德、智慧,消除灾害。此菩萨在日本所受的信奉,其热烈程度较中国犹有过之。
◎附一︰〈虚空藏菩萨经〉(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虚空藏菩萨经》(梵ākāśagarbha-sūtra,藏Nam-mkhaḥi-sñiṅ-poḥi mdo),一卷。姚秦‧佛陀耶舍译。又称《虚空藏经》《虚空藏神咒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三册。内容叙述佛住佉罗底翅山时,虚空藏菩萨从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的胜华敷藏佛所来诣,以其神力变娑婆世界为净土,令一切大众两手皆有如意摩尼珠,其珠内出大光明,遍照世界,并奏天乐,出种种宝。其次复说除病、得福等诸陀罗尼,谓念此菩萨可得忆持不忘力,可圆满诸愿。
本经之同本异译有《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虚空光等菩萨经》二卷(隋‧阇那崛多译)等。西藏所译与汉译经文大同小异,其中与阇那崛多译本雷同之处颇多。但卷末之神咒以下,汉译诸本今仍保存,藏译经文此段则已佚失,如陀罗尼也仅存正念三昧陀罗尼(dran daṅ tiṅ-ṅe-Ḥdsin)。
◎附二︰〈虚空藏菩萨法〉(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虚空藏菩萨法是指以虚空藏菩萨为本尊而修的秘法。简称虚空藏法。即依不空所译《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通修福德、智慧、音声之法。《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云(大正20‧603a)︰
“我今依瑜伽金刚顶经,说宝部虚空藏菩萨真言教法,为愍念在家出家薄福少德乏少资具者,所求世间、出世间胜愿多不遂意。若依此教法修行,业报等障皆悉消除,福德增长,心神适悦,净信大乘,利乐有情,心无退转,世间、出世间所有财宝悉皆获得,于一切众生能作利益,一称一念所得福聚尚犹虚空,何况作意如法修持。所愿必获殊胜成就。”
◎附三︰〈虚空藏求闻持法〉(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虚空藏求闻持法》,一卷。唐‧善无畏于开元五年(717)在西明寺菩提院译出。具称《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又称《虚空藏菩萨求闻持法经》《求闻持经》《求闻持仪轨》。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册。别出于《金刚顶经》〈成就一切义品〉,内容乃为求闻持者解说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并述及坛法与印法。现行之求闻持法,即依此经而来。
[参考资料]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虚空孕菩萨经》;《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三;《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般若理趣经》;《大日经疏》卷五、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