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衡山
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南起衡阳回雁峰,北止长沙岳麓山,跨衡阳、衡山、衡东、湘潭、长沙诸县市,绵亘于湘、资二水之间,逶迤盘桓八百里。又作南岳、岣嵝山、衡岳、寿岳、霍山。山体为花岗岩断块山地,千山万壑,堆绿叠翠,素有“五岳独秀”之誉。有大小七十二峰,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五峰最著。山上风景绚丽多彩,以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为“南岳四绝”。此外,复有磨镜台之幽、试心石之险、大禹碑之古、南岳庙之雄而称为“衡山八绝”者。另外,山上还有十洞、十五岩、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九井等胜景。相传舜帝南巡、夏禹治水时,均至此山。其后为历代帝王巡狩、祭祀及僧道修行之所。
汉代以后,山中佛教初兴,至南北朝以后达于鼎盛。此外,衡山亦因高僧名德之入住而著名。以天台二祖慧思禅师为首,余如禅宗名德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石头希迁等,均曾驻锡此地。又,净土五祖之一的法照,亦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入住云峰寺。
今山中尚存许多寺观︰
(1)南岳大庙︰为历代封建帝王祭祀南岳之处。始建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其后六度遇祝融,现存建筑物完成于清‧光绪八年(1882),今为湖南省最大之古建筑群。
(2)祝圣寺︰为湖南最大的佛教丛林,初建于唐,原名弥陀寺,后改称胜业寺,清‧康熙年间(1662~1722)改称祝圣寺。
(3)南台寺︰为南岳佛教五大丛林之一,号称八祖道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唐‧天宝年间(742~756),禅宗八祖石头希迁来此辟道场,今被日本曹洞宗尊为祖庭。
(4)福严寺︰为古般若道场,慧思禅师尝驻锡此地讲《般若经》《中论》,后怀让来此传法,其弟子道一亦于此得法。
(5)上封寺︰位于祝融峰顶,原名光天观,隋‧大业年间(605~617)改为寺,供奉岳神,隋末诗僧八指头陀曾任此寺住持。
(6)湘南寺︰为花岗岩所建的庙堂式建筑物,唐代天然和尚曾入住于此。现存建筑物系1935年所重修者。
(7)藏经殿︰相传于南朝陈‧光大二年(568)由慧思所建。明太祖朱元璋尝赐大藏经一部,故名藏经殿。后曾易名祥光寺、普光寺,其后仍名藏经殿。
除上列诸刹之外,另有方广、铁佛、丹霞、乾元、寿佛、烟霞、大善等寺刹,及属于道教的太平观、玄都观、黄庭观等。此外,山中尚有邺侯书院、忠烈祠、石头见相宝塔、慧思禅师三生塔、怀让禅师全身塔、卧龙碑等古迹文物及历代塔碑。
[参考资料] 周沙尘编《中国寺庙掌故与传说》;王仲奋《中国名寺志典》;谢凝高《中国的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