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西斋净土诗


  三卷。明‧梵琦(1296~1370)编撰。系集录二百五十余首礼赞净土的依正二报,或寄社会世相而广劝念佛的诗歌而成。收在《卍续藏》第一0八册。
  梵琦字楚石,明州(浙江)象山人,晚年退隐于天宁永祚寺,于寺西侧筑庵,自号西斋老人。依书中自序所载,该书系西斋老人于六十三岁以后所作。全书主要在破除由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理论所衍生的偏见,并高唱事相高妙的净土观。各卷内容如下︰
  卷一,收怀净土诗七十七首,赞叹净土庄严,令起愿生之念;卷二,收列名净土诗一0八首,广寄人事之名,咏净土,令对现实世相有所警策,而起厌秽欣净之心;卷三,收十六观诗二十二首、化生赞八首、析善导和尚念佛偈八首、怀净土百韵诗一首、娑婆苦渔家傲十六首、西方乐渔家傲十六首等。
  ◎附︰《西斋净土诗》(选录)
  (一)我佛真身不可量,大人陪从有辉光,食时并是天肴膳,行处无非圣道场。庭下碧流微吐韵,殿前瑶草细吹香,十方一等庄严刹,终说西方出异方。
  (二)万劫修行相好身,身光知是几由旬,消磨岁月无穷寿,含里虚空不老春。四色藕花香气远,诸天童子性情真,况兼善友皆招我,来作逍遥快乐人。
  (三)要观无量寿慈容,只在而今心想中,坐断死生来去路,包含地水火风空。顶分肉髻光千道,座压莲华锦一丛,处处登临宝楼阁,真珠璀璨玉玲珑。
  (四)每为娑婆苦所萦,谁闻净土不求生,天人皆是大乘器,草木亦称三宝名。处处园林如绣出,重重楼阁似生成,诸贤莫怪归来晚,见说芙蕖始发荣。
  (五)放下身心佛现前,寻常盈耳法音宣,风柯但奏无生曲,日观长开不夜天。行趁玉阶云冉冉,坐依珠树月娟娟,凡夫到此皆成圣,不历僧祇道果圆。
  (六)妙明觉体即如来,暂借莲花养圣胎,瑞相且分三十二,流光何止百千垓。庄严宝具相随到,细软天衣不假裁,上品上生生死绝,尘尘刹刹紫金台。
  (七)纸画木雕泥塑成,现成真佛甚分明,皈依不是他家事,福德还从自己生。万树花开因地暖,千江月现为波清,朝参暮礼常如此,在处皆通极乐城。
  (八)念佛功深罪自除,身归极乐国中居,丛林草木璚瑶接,大地山河锦绣舒。香界来从移步后,宝莲结自放华初,玉毫炳焕黄金面,天上人间总不如。
  (九)曾于净土结因缘,二六时中现在前,每到黄昏增善念,遥随白日下长天。如来宝手亲摩顶,大士金躯拟拍肩,不借胞胎成幻质,吾家自有玉池莲。
  (十)一寸光阴一寸金,劝君念佛早回心,直饶凤阁龙楼贵,难免鸡皮j鹤发侵。鼎内香烟初未散,空中法驾已遥临,尘尘刹刹虽清净,独有弥陀愿力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