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西明寺


  位于陕西省西安府(古之长安)。系唐‧显庆元年(656)八月,高宗为太子于延康坊濮王故宅所建之寺。三年六月落成后,下令遴选五十位大德驻锡,以道宣为上座,神泰为寺主,怀素为都维那,并命玄奘监督。后寺运大兴。建中、元和年间(780~820),不空三藏的门人慧琳曾在此撰《一切经音义》百卷。圆测、道世、圆照、道邃等人亦皆曾来住。会昌法难时,因堂塔遭毁,遂趋式微。
  相传本寺仿自中印度舍卫国的祇园精舍。寺广三五0步,周围数里。有青槐列其外,绿水亘其间。廊殿楼台高耸入云。金铺藻栋,光彩夺目。全寺凡有十院,屋四千余间,规模庄严,雄伟之盛,古今罕有。据说建于日本奈良的大安寺,即系依入唐僧道慈所携之本寺图样而仿造。
  1992年,西明寺遗址被中国大陆的考古工作者所发掘。依据研究指出,西明寺位于西安市区西南的白庙村,考古工作者在一万四千多平方公尺的面积内,发掘出一座前后三进的完整院落基址。中院有主殿,殿堂的东、西、南三面围有回廊,后院是讲堂或经堂,两侧是僧舍。此外,还发现了散水、窖井、水井、排水道等附属设施。这一以庭院为单位的建筑群,是迄今已发掘的诸多隋唐寺院中布局清楚,保存较好的一处遗址,对研究隋唐佛教及寺院的形制、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发掘证实了历史文献关于西明寺的方位、规模、范围的记载。它位于唐长安城中部偏西的延康坊,东西长约五百公尺,南北宽约二百五十公尺,有“十院屋四千余间”,每院自成一体。其规模超过了内有大、小雁塔的慈恩寺和荐福寺。
  [参考资料] 《祇园寺图经》;《集古今佛道论衡》卷四;《续高僧传》卷四、卷二十;《开元释教录》卷八;《大宋僧史略》卷下;《宋高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