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观佛三昧海经(梵Buddha-dhyāna-samādhi-sāgara-sūtra)


  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略称《观佛三昧经》《观佛经》,详称《佛说观佛三昧海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五册。
  本经系佛陀在迦毗罗城尼拘楼陀林为其父及姨母开示观佛三昧法门之经典。全经凡有十二品,即︰〈六譬品〉、〈序观地品〉、〈观相品〉、〈观佛心品〉、〈观四无量心品〉、〈观四威仪品〉、〈观马王藏品〉、〈本行品〉、〈观像品〉、〈念七佛品〉、〈念十方佛品〉、〈观佛密行品〉。
  本经之旨趣,可由经末所述窥知。其文云(大正15‧696b)︰
  “尔时尊者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持?佛告阿难︰此经名系想不动,如是受持。亦名观佛白毫相,如是受持。亦名逆顺观如来身分,亦名一一毛孔分别如来身分,亦名观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诸智慧光明,亦名观佛三昧海,亦名念佛三昧门,亦名诸佛妙华庄严色身,亦名说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果报所得微妙色身经,汝好受持慎勿忘失。”
  又,《开元释教录》卷十四载有“观佛三昧经一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之语。然该经与本经之异同则不详。
  [参考资料] 《出三藏记集》卷二;《历代三宝纪》卷七;《开元释教录》卷三;《英译大明三藏圣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