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觉囊派(藏Jo-naṅ-pa、Jo-mo-nan)


  西藏佛教支派。始祖为十二世纪初之域摩‧弥觉多杰(Yu-mo mi-bskyod rdo rje)。他所创立的“他空见”,即觉囊派之核心教义。其后,五传弟子衮张突结尊追(Thugs-rje brtson-grus;1243~1313)在拉孜东北建立觉摩囊寺,简称觉囊寺,此派因而得名。十四世纪时,由于笃补巴(Dol-bu-pa;1290~1361)对“他空见”学说之精义有大幅度的发挥与阐扬,此派因而渐趋兴盛。
  笃补巴原名“喜饶坚赞”(Shes-rabrgval-mtshan),早年学习萨迦派的教法,三十一岁时到觉囊寺学习“时轮金刚”等法;三十五岁时继任觉囊寺寺主。
  十七世纪时,此派又出现一位大师,此即《多罗那他佛教史》的作者多罗那他(Tāra-nātha;1575~1634)。由于多罗那他的声望,此派在当时有比较兴旺的局面,但其后即渐趋衰微。其所属寺院多被并入格鲁派之中。
  ◎附︰王森〈觉囊派〉(摘录自《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第七篇)
  觉囊派,这一派在对于佛家“性空义”的解释上和所有西藏佛教其它派别都不同。它认为事物有它的真实体性,这种真实体性本身不能说它是性空;由于人的“虚妄分别”增加上去的东西,才能说是性空;因此,所谓性空,只能指由“虚妄分别”增加上去的东西是空的,而事物本真,自身不能说是空的。事物本真是事物之“自”,加在事物上的“虚妄分别”是“他”,因此说性空,只能是“他空”,不能是“自空”。这和其它派别不同。其它派别遵循龙树的中论义,说一切事物并无常存不变的实体。它本身就是虚妄的,所以才说性空。性空是说事物自体本性是空,对“他空义”而言,这也叫作“自性空”。他空义说事物有它的实性,特别是引申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众生位的佛性和佛的佛性,无二无别。这些说法骨子里是和印度教的湿婆派一脉相承。因此,西藏佛教其它派别的喇嘛们都驳斥“他空义”的见解,认为觉囊派见解不是佛教。
  [参考资料] 王辅仁《西藏佛教史略》第六讲第六节;G . Tucci着‧耿升译《西藏的宗教》第四章;阿旺洛追扎巴着‧许得在译《觉囊派教法史》。